今年以来,广元市昭化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紧扣“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目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建设,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筑牢粮食根基,端稳“饭碗”有底气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该区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聚焦农业升级,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聚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山区样板。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以规模化种植主体为依托,从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到种植养殖园区的加速建设,从农资供需的监测调度到农机农技服务的全面铺开,通过全链条发力扎实推进特色增收产业发展,既确保多产业实现量质齐升,更推动农业生产多环节增效,让农业产业发展在纵深推进中焕发勃勃生机。
航天育种持续助推“王家贡米”品质升级,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将育秧环节从田间“搬”进工厂……同时,昭化区还依托科技力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在卫子镇新荣村,王家贡米研究所已然成为粮食安全生产的核心支撑。
今年,该区累计开展“王家贡米”试验示范107个品系材料,有效推动“王家贡米”订单生产3万亩。
建设和美乡村,厚植“民生”添暖意
在天雄村,宽敞平坦的柏油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鳞次栉比的产业大棚内郁郁葱葱、先进便捷的服务设施整齐排列,处处洋溢着新农村的气息。
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地,如今的天雄村迎来了“蝶变”。
去年,天雄村开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人居环境提升、农文旅融合体系构建等项目先后实施,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以显著提升。
今年,该区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级先行片区规划建设,对天雄村、鸭浮村、凤凰村、石盘村4个村进行改造升级,规划实施生活宜居、粮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23个,总投资6685.83万元。截至目前,已竣工项目6个。
在昭化区,像天雄村一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村庄星罗棋布,一幅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目前,该区已建成和美乡村达标村40个,成功打造和美乡村精品村1个。
下一步,该区将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让“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治理有效、环境优美”。
产业蓬勃发展,拿起“钱袋”有奔头
产业发展如何精准发力,为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昭化区成果丰硕,共培育农业企业216家、农民合作社417家、家庭农场804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形式,与农户的利益更加紧密、更可持续。
特色农业产业也是“致富路”上的一大“金钥匙”。
该区鼓励经营主体采用“联农带农”模式,超10万户农民投身其中。依托四川四海三联、信德农牧等企业,发展土鸡代养户80余家,代养户户均增收12万至24万元,带动160余人务工就业,人均务工收入增加4万元;依托卓银畜牧专业合作社、鑫煜农业、亿鹏农业,发展“1142”“532”代养肉牛农户50余家,代养户户均增收1.5万至3万元,带动100余人务工就业,人均务工收入增加2万元。
此外,昭化区还搭乘东西部协作东风,实施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共5类11个项目,长期稳定提供工作岗位800余个,人均工资收入增加1000余元;投入160万元实施“归雁工程”,长期带动卫子、昭化等镇300余人稳定就业,每月人均工资收入增加2500余元。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昭化区步履坚定。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以更有力的举措,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让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