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安社区(涉农社区)位于安靖街道北部,集体经济组织健全,下设5个居民小组,现有耕地940余亩,常住人口达1.8万余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川善治”平台作为数字治理重要抓手,秉持精细化治理与“喜安人·共享家”智慧治理理念,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喜安社区曾获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和成都市慈善示范社区。
一、“三管齐下”夯实平台群众基础
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体系。一是组建线下“先锋宣传队”。整合社区工作者20名、党员骨干30名和网格员12名,以“敲门行动”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宣传“川善治”平台性质与定位;二是精准推送操作指南。在小区出入口、公告栏设置宣传点,同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平台操作指南,宣讲平台核心功能与特色;三是设立线上“体验专区”。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置平台服务体验区,指导社区特殊群体实践操作,现场演示线上办事流程等。目前,社区有1640户居民入驻平台,入驻人数大幅增长,平台普及程度显著提升。
二、“聚焦三化”提升智慧治理效能
构建“条块结合、监督闭环”的智慧治理机制。一是职能服务模块化。优化“川善治”平台设置,将党建、民生、安全等5大职能模块化,群众可一键直达办事入口,问题响应时效提升60%,重要事项办理时效缩短至0.5个工作日;二是事务办理数字化。通过平台实现工作文档云端共享、流程线上审批,80%行政事务“一次不用跑”,通过办事记录全程留痕,既提升内部协作效率,又实现群众“指尖监督”;三是基层治理透明化。建立“发布-处理-反馈”闭环机制,实时公示事务动态,推动社区事务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公开”,群众满意度超95%。
三、“双线服务”践行枫桥经验添活力
打造“云端响应+上门帮办”双线服务保障体系,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活力。一方面建立智能响应通道。推广运用“川善治”平台,开通“我要说事”“书记会客厅”等智能通道,实现线上全时响应,集成出具无产权证明、经营场所证明、老年证办理等369件社区事务线上办理,小区流动商贩噪音、机动车占道等74件民生诉求直达书记督办。一方面开通上门帮办服务。全面建立“15分钟服务圈”,依托文明实践中心,设立银发绿色通道,开展线下温情守护,上门为老人社保年审、检查燃气安全等公共服务满意度达100%,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四、“善治积分”激发共建共治热情值
推进“互动+”“志愿+”善治积分激励机制。一方面构建社区互动新生态。鼓励群众通过“川善治”平台“居友圈”发布生活动态、社区见闻、治理建议等日均信息超50条、评论互动200余次,持续推动村庄经验值和星级提升,获得千村激励奖金1.8万元、加油耕耘者基金4.9万元,形成“互动-积分-共建”活力循环。一方面创新志愿服务积分。依托社区“共享田园”项目,制定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规则,鼓励田主们参与垃圾分类督导、独居老人探访、社区环境维护等志愿服务,获取积分兑换田园土地使用权。累计组织志愿者2000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 余场,发放积分3.8万分,兑换价值8192元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