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规模
南江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0.2万余亩,已投产10万亩,连片覆盖15个乡镇120个村
产品加工
南江县建成金银花初加工厂50座、金银花绿原酸加工厂1座,配套建有冷藏库1万立方米;年可加工金银花干制品1万吨、绿原酸500吨,90%的金银花可实现“一公里”范围内就地初加工
产业延链
●去年底,位于南江县桥亭镇九龙山下、红鱼湖畔的年产200万吨的健康功能饮料产业园项目开工
●南江成立了金银花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组建了4个科研团队
●积极开发茶用新品、研制新药配方、开发衍生产品等,创新制作工艺,推出中高端茶、即泡即喝茶等差异化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金银花是南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金银花已位列南江县三大特色农业产业之列。如今,南江县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已达10.2万亩,投产10万亩,形成“一核五片”的格局,连片覆盖15个乡镇120个村,综合产值达15亿元,品牌价值达24.5亿元。南江县金银花已成为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产业,绽放出了独特的“花样经济”活力。
1 不误花期忙采摘
“金花间银蕊,翠蔓自成簇”。6月,在南江县关路镇、兴马镇等地连绵的山坡上田野里,一簇簇金银花长势喜人、香飘四野。
“搞快点哦,中午12点前争取把这片摘完。”“老李,你今天摘了这么多,至少又能挣100多元。”6月10日,在关路镇云台村学堂梁(小地名)山坡上,300亩金银花依山而种,37名村民穿梭在花丛中,娴熟地采摘金银花,谈笑间,一朵朵饱满的花蕾被收入袋中。
云台村村民王某是当地金银花种植大户,他在云台村和雄岭村一共流转500亩土地栽种金银花,如今已全部进入盛产期。“连日来,几乎每天都有30余人在园区采摘,预计6月20日左右能采摘结束。”王某介绍,“虽然今年天气干旱,对金银花的产量有一定影响,但还是能够保底收获干金银花1万斤左右,按照每斤30多元的价格来算,收入可超过30万元。”
金银花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产业带来的红利。云台村村民王家伦60多岁,此前已连续9天在园区采摘金银花。“每天的工资是根据采摘的鲜金银花计算的,按2元一斤支付。”王家伦说,“一个熟手每天采摘60余斤没问题,劳动强度也不大,大家都很积极,一些村民早上6点过就来园区了。”
最近同样忙碌的还有兴马镇盘罗岗村的种植大户王兴均。王兴均种植了20多亩金银花,预计今年鲜金银花产量可达1.2万斤。
“以前的金银花产量少,都是一根一根地摘。现在,品质好产量高,一摘就是一大把。”王兴均介绍,最近园区内每天都有20多名村民在采摘。
金银花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当地村民实现了种花致富,还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民众前来务工采摘。“我们在罗岗村基地采摘金银花,2元一斤,不仅一天能挣100多元,还管吃管住。”来自南江县大河镇的村民杨传琼的金银花采摘技术十分熟练。在其他种植基地,甚至还有来自广元、旺苍等地的民众前来务工。
金银花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花蕾娇贵,花期短,成熟期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采摘。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今年,兴马镇政府还专门成立志愿采摘队,助力农户解决采摘难题。
兴马镇党委书记王政民告诉记者,自金银花进入采摘期以来,兴马镇组织全镇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员40余人成立义务采摘队,重点针对缺劳户开展义务采摘帮扶行动。同时,积极与周边乡镇沟通协调,免费提供车辆接送、赠送防暑药品和矿泉水等,争取闲置劳动力支援采摘任务繁重的村组,全力保障金银花顺利采收。
据悉,目前,南江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0.2万余亩,已投产10万亩,预计本月下旬将全面完成采收任务。
2 “颗粒归仓”忙加工
金银花含水量高,不能长时间贮藏,要让丰产变丰收,采摘后的金银花就必须要尽快进行脱水处理,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其品质。
这几天,在关路镇街道附近的巴中大满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烘干线正全负荷运转。
6月10日中午,气温骤升,在巴中大满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大型铁炉的煤块被烧得通红,铁炉所产生的水蒸气被送到了一侧可密封的铁架上,工人李书兵和赵菊花正相互配合,一边往铁炉内添加煤块一边将铺满金银花的大抽屉从铁架上取出,对金银花进行杀青。
“50、49……2、1”随着铁炉上方的倒计时表显示到0,一股巨大的蒸汽从阀门处破“门”而出,白色的蒸汽瞬间弥漫,金银花杀青便结束了,随后再进行烘干。团团蒸雾中,两人早已满头大汗,手上动作却未停止,继续对下一轮金银花进行杀青。“经过多次测试,50秒的蒸汽杀青是最合适的,如果是60秒,金银花就会被蒸坏了;时间太短的话,又起不到杀青的效果。而在公司内,其他10余名工人同样十分忙碌,他们在金银花杀青结束后,要立马进行烘干晾晒。
李书兵告诉记者,最近特别忙碌,早上5点过就开始上班,常常工作到晚上12点才结束,如果收购的鲜金银花量大的话,上班时间还会更长。
尽管工作十分辛苦,但赵菊花却没有怨言。“老板开的工资是一小时10元,如果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0点,至少能挣150元,很不错的,所以苦点累点也无所谓。”
在距离关门镇10多公里外的兴马镇兴马社区南江县川花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同样是一片忙碌的加工景象。
才收购的鲜金银花被堆放在合作社外面的空坝子上,老远就能闻到浓郁的香气,村民龙国英先将这些金银花装进白色的大桶,然后再运到室内的烘干机旁,其他工人则通过传送带将鲜金银花放到长约20米的“滚筒”烘干机内。烘干机一头装进鲜金银花,再从另一头出来时,已经变成了干金银花,十分高效。
“高峰时期,一天加工鲜金银花的产量大概有5万斤,这几天已进入金银花采摘尾声,每天能收购金银花3万斤左右。”合作社负责人邵东升说,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忙到一两点是常事。
南江县川花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南江县规模较大的金银花加工企业之一,合作社不仅对兴马镇的金银花进行收购和加工,还辐射到附近的关门镇、大河镇、高桥镇等地,其成品远销河南、新疆等地。该合作社去年销售干金银花40多吨,今年预计可达到70吨。
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张达介绍,南江县是全国特色农产品(金银花)优势区域、省优质金银花基地、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金银花基地,其中自主选育的“南银1号”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净作亩产能够收获鲜花450公斤以上,目前全县80%的金银花园区都栽种了这一品种。
目前,南江县已建成金银花初加工厂50座、金银花绿原酸加工厂1座,配套建有冷藏库1万立方米,年可加工金银花干制品1万吨、绿原酸500吨,90%的金银花可实现“一公里”范围内就地初加工。
3 延伸链条忙研发
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一条延链增效、向精向高的发展之路。金银花产业也是如此。
近年来,南江县将金银花作为支柱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先后出台《南江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激励扶持办法》《南江县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2021年以来,南江县财政累计投入近2亿元,对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建厂加工、产品营销和科研工作予以重点扶持。
去年底,位于南江县桥亭镇九龙山下、红鱼湖畔的年产200万吨健康功能饮料产业园项目开工。按照规划,项目总投资达21亿元,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将建设5条天然矿泉水生产线,8条含氢金银花功能饮料生产线,3条含氢大叶茶特色饮料生产线,以及2条地方特色佐餐果饮生产线,金银花产业推动绿色资源就地转化、延链发展。
经检测,南江县金银花富含绿原酸、黄铜等40余种有益成分,尤其是绿原酸含量高达10.6%,是国家药典新规定入药标准的7倍,黄铜含量达14.02mg/g,远超同类品种。
据相关资料记载,南江县金银花处方用药历史可追溯到300年前康熙末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省医药公司就在南江县分级收购金银花,并将南江县作为金银花主要原料县。1981年5月,在河南原阳县召开的全国金银花生产会议上,南江县被定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1987年,南江县金银花被列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01年,南江县被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协调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为“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南江科技示范区”。近年来,南江县金银花更是在金银花茶类市场备受好评。
为拓展精深加工领域的科技攻关,南江县还成立金银花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组建4个科研团队。除了加紧申报纳入《中国药典(2030年版)》外,南江县还在地方特色食品和新食品原料申报方面努力,全力冲刺新赛道。
当前,南江县正着力中国药典、地方特色食品、新食品原料申报,同时积极开发茶用新品、研制新药配方、开发衍生产品等,创新制作工艺,推出中高端茶、即泡即喝茶等差异化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真正实现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