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龙泉驿区 聚力推进城乡发展互促共进
打造现代都市乡村振兴样板
发布时间:2023-04-11 09:33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点击数:1

□罗敏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东部、龙泉山西侧,有“一半山水一半城”之称,既是城,也带乡。其557平方公里的面积中一半以上都是农村地区,把乡村打造成城市重要功能配套区,是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龙泉驿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抢抓第31届世界夏季大学生运动会赛事机遇,自2019年底以来,该区坚持“都市田园、乡村公园”总体定位,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建设思路,创新乡村在地城镇化、农业在地产业化、农民在地市民化、生活在地品质化新思路新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就在日前召开的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龙泉驿区获评2022年度“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进区”称号。

夯实城市稳产保供根基 打造都市农业精品区

3月以来,位于龙泉驿区的蜀都大道东一段两旁的油菜花田连片开放,为城市增色添景。与之同时,锦绣天府片区种植的向日葵、蔬菜、小麦等农作物正沐浴着春光恣意生长。

龙泉驿区紧紧围绕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等,做精生态粮油、绿色蔬菜、伏季水果、特色水产四大保障性产业,做优休闲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现代种业、总部农业五大都市农业引领性产业,有效满足大都市对精品农副产品的需求,打造现代化的“都市田园”,高标准建设“天府粮仓”。

良田是做精生态粮油的基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去年,龙泉驿区建成高标准农田2200亩、新建5000亩,实现粮食种植4万余亩、蔬菜种植8万余亩、伏季水果11万余亩。

水蜜桃是龙泉驿区产业振兴中响亮的名片,“龙泉驿水蜜桃”入选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距离蜀都大道10余公里处的山泉镇,春日里赏桃花、品农家宴的游人络绎不绝。

激活生产要素配置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今年3月,龙泉驿区举行2023年城市价值推广暨“三个做优做强”六大功能片区投资机会清单发布会,发布146项投资机会,其中锦绣天府片区涉及农商文旅体融合产业开发、土地整理、农业发展等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额190.6亿元。

随即而来的是招引项目紧锣密鼓开工。当月27日,在该区山泉镇的成都城投集团投资项目——凤栖东山开工建设。这一山地综合度假区投运后,预计年税收贡献将超过5000万元,为乡村振兴又增一强大助力。

与传统生产型农业不同,龙泉驿区在彰显特色功能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大都市中心城区三产功能配套区。西部华侨城、华润文旅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龙泉驿,30余家市场主体来此投资兴业,精心打造龙泉山、锦绣天府等重点片区。仅2022年,龙泉驿区策划包装现代林业产业园区暨国家储备林项目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20个。

其中,在连接大运村与东安湖公园必经的乡村区域,规划32平方公里锦绣天府乡村振兴示范项目。2022年12月,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认真落实市委“三个做优做强”决策部署,将锦绣天府纳入全区六大重点片区,面积扩展至75.6平方公里,涉及6镇24村。

紧紧围绕营建高品质消费场景和产业形态,龙泉驿区正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会务、康体休闲、生态办公等乡村新经济,深入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促进生态价值多元转化 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在位于龙泉山森林公园腹部的王家湾川西林盘,除了新见书山、周边民宿等别致场景,如今又新增桃溪谷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为市民远离城市喧嚣、享受惬意生活的好去处。

川西林盘“盘”出了良好的生态本底,也迎来了价值转化的新机遇。这里原有的农民宅基地、农田、塘堰被承包流转,引入文创、设计、休闲、民宿等新兴业态,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

像王家湾这样的大小林盘,龙泉驿区共有18个。烟火气越来越浓、引来的各方游客越来越多,这便得益于龙泉驿区大力发展与乡村特质相匹配、与城市功能相错位的多元业态。

龙泉驿以全域“一盘棋”,发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中央绿芯、环城生态带“H”型生态空间优势,全力营造乡村新兴消费场景。

如今,龙泉驿区正成为城市生产生活功能转移的承载地,是都市田园、乡村公园,也是市民的乐园、农民的家园。

探索共治共享模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风貌,直接影响着公园城市的整体成色。龙泉驿区以青山绿水、村美人和为目标,全面动员深入开展“三清三改”整治,创新探索“院落管家”等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干净、整洁、有序、路净、田美、庄洁”的农村新面貌,龙泉驿也因此上榜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其背后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龙泉驿区建立“行政村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把党组织深入最基层,发动最基层村民自治。洪安镇刘家大院、上角堰等乡村大院的“院落管家”制度,正是龙泉驿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向农村院落延伸的生动实践。

清洁村庄“扫”除了陈规陋习,也“扫”出了文明新风。良好的居住环境需要自觉维护,人心齐,则事能达。凝心聚力下,龙泉驿区深入基层开展的巩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有力、成效明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形成。

推动城乡融合需要韧劲、持续作战,龙泉驿区还将持续探索完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推进城乡教育、卫生、就业、养老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