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成功研发“限白一号”家蚕新品种,引领蚕桑产业智能化升级
发布时间: 2025-10-17 16:09 信息来源:省三台蚕种场 点击数:1

近日,由四川省三台蚕种场联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团队研发的可机选雌雄黑白卵色性别标记家蚕新品种“限白一号”,成功育成并投用。这一成果精准突破了蚕种繁育生产劳动密集、工效低下,以及雌雄蚕混养影响蚕茧生产质量与效益的行业瓶颈,不仅标志着我国家蚕育种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新时代,更充分彰显了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一、锚定行业痛点,主动破解困局

种桑养蚕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意义重大。作为全国蚕桑产业大省,四川对优质蚕种的市场需求迫切,但长期以来,传统蚕种生产依赖人工在蛹期鉴别雌雄,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还易造成蚕蛹损伤,且无法实现雌雄分养分缫,严重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四川省三台蚕种场主动扛起科技创新大旗,在代方银教授团队技术支持下,依托“千蚕基因组”计划的科研成果,全力开展新品种选育。历经多年攻关,“限白一号”成功诞生,为蚕桑产业摆脱传统生产模式束缚、实现转型升级按下“加速键”。

二、三大创新落地,推动效益跃升

“限白一号”的成功研发,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科技创新实力的集中体现,为蚕桑产业带来从生产环节到品质效益的全方位突破。

自动化分选破题,攻克传统雌雄鉴别难题:“限白一号”通过基因设计使雌雄蚕卵呈黑白差异,搭配配套研发的卵色智能分选系统,蚕卵阶段即可实现雌雄自动化分选,准确率超99%,单机时处理300-400万粒,效率较人工提升800倍,解决传统雌雄鉴别难题。

效率质量双提升,夯实高品生丝基础:相较于传统雄蚕品种(雌卵致死),“限白一号”合格种卵利用率从50%提至100%,生产效率翻倍;雌雄分养分缫让蚕体发育更整齐、蚕茧质量显著提高、生丝品质升级,为6A级及以上高品位生丝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综合效益较传统模式提升超20%

全链协同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通过“限白一号”的推广应用,将构建起“制种环节降本增效、养蚕环节增产提质、缫丝环节优丝优价”的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体系。该品种不仅大幅降低产业人力成本,更推动蚕桑产业从传统人工化向机械化、标准化、高值化转型,为全国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拓宽应用前景,助力产业振兴

“限白一号”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培育的川内首个实用型限性卵色家蚕品种,市场前景广阔。据初步测算,若该品种逐步推广至全国15%的蚕种市场,预计可实现约1.89亿元的蚕种产值,同时带动养蚕、缫丝等全产业链环节实现超20亿元的综合增效,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未来,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将深化科研合作,加快“限白一号”技术在其他主推蚕种品种中的导入与应用,推动家蚕限性化育种技术全面普及,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蚕桑产业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三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