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中江县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0-05-29 09:59 信息来源:德阳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为充分发挥涉农项目和资金的整体合力、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坚持农业农村“四个优先”,按照“渠道不变、优势互补、统筹安排、成果共享、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着力探索与实践规划科学、管理有序、建设高效的涉农资金投入新机制、新模式,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有力促进了全县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2019年各级财政到位项目资金4.579亿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3.855亿元,市县财政资金0.724亿元,撬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0.8亿元。2020年截止4月底,已争取到位财政资金4.7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78亿元、省级资金0.38亿元、市级财政资金0.55亿元、债资金1亿元,社会资本到位8.2亿元。2019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1元,同比增长10.1%

一、强化统筹规划“一盘棋”

我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统筹规划全县一盘棋,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项目连片建设。一是围绕把“四个优先”落到实处的工作要求,全县率先建立健全“1+3+N”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即“1”为全县农业农村一号文件,3”为美丽生态牧场创建、“美丽中江·宜居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3个专项方案,“N”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厕所革命、秸秆综合利用等乡村振兴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文件),为我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依据、路线图。二是通过召开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专题会,在认真分析、研究,充分吃透上情和县情的基础上,采取“抽签排序-ppt演示-现场评审-竞争陈述-竞争承诺”的评选方式,对申报镇村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现场分析和打分排名,择优确定乡村振兴精品村10个、示范村40个、创建村100个,按照精品村不少于400万元/个、示范村不少于200万元/个、创建村不少于60万元/个的标准配套资金,共整合配套资金2.49亿元,确保了涉农项目和资金的整体合力、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最大化。三是组建专业队伍,健全项目运行机制。在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从县农业农村、财政、交通、水务、扶贫、国土、住建、发改等部门集中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抓好农业项目管理运行等工作,逐步形成了项目运作前有系统规划、建设过程中有跟踪服务指导和项目完工后有维护管理职责分工的农业项目运行机制。

二、项目集中投放“四促进”

在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农村公益建设资金、园区建设资金、产业扶持资金、产业扶持基金等各类农业项目资金投放和安排上,始终把乡村振兴发展摆在首要位置,确保重点产业突出区域特色,资金投放集中、精准,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一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别是生猪稳产保供摆在首位,装满“米袋子”“菜篮子”。2019年建设粮油高质高效示范片6个、示范面积7.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5.9万亩,种植中药材11万亩,新建标准化桑园1.2万亩,新增规模养殖场(户)15个,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部级2个、省级6个,肉类总产11.6万吨,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32座,“三品一标”达到101个,被省级认定为“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二是促进“2+2”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以优质粮油和现代畜牧为基础,以道地中药材和优质蚕桑为特色,全力打造具有中江特色的农业产业之路,为10大“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中的川粮油、川猪、川药、川果(桑)等产业贡献中江力量。通过整合财政、社会资金,投入0.95亿元建成省级中江县龙泉山丹参白芍现代农业园区,投入3亿元建成中江县现代农业蚕桑园区,投入1.2亿元建成中江县现代生猪养殖园区。全县还初步形成了以黄鹿优质粮油为主的中江县黄鹿水稻油菜现代农业园区,以青市、黄鹿稻渔稻虾综合种养为主的鱼米之乡创建基地。这些特色园区和产业的规模发展日渐成为驱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呈现出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三是促进乡村家园“颜值”提升。生态宜居,人居环境是头等大事,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的经验,大力实施“六化”行动(即积极推进家园美化、加快实施道路硬化、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分批实施照明亮化、集中开展环境净化和保护利用乡土文化),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5%95%以上的行政村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所有行政村配置保洁员,彩钢棚分类整治有序推进,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四是促进农业农村各要素同步发展。重点围绕基础、配套、保障、软实力、硬任务、综合体现、提档升级等6个要素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把“房子、院落”作为基础,坚持“建改保”相结合,抓好农村聚居点建设;把“四大革命”作为配套,抓好聚居点配套设施的完善;把“产业发展”作为保障,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把人才、文化、组织作为软实力,助推“美丽中江•宜居乡村”发展;把脱贫攻坚作为硬任务,加快补齐乡村振兴发展短板;把生态振兴和生活宜居作为综合体现,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把社会资本的投入作为提档升级的契机,与乡村振兴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三、健全机制“三保障”

通过建立起资金运行的安全网,确保国家资金不流失,充分发挥涉农资金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健全投入机制,保障涉农资金来源。利用“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信贷资金、企业资金、民间资金等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工商资本及农民投入为主体,以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以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构建起支持农业农村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健全整合机制,保障项目投资效益。积极从纵横结合、条块结合的途径探索整合方式,建立起统筹各个部门、各个渠道、各个层次支农资金的整合机制,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实现投资叠加效益。三是健全监管机制,保障项目高效运转。待整合项目安排方案审定出台后,逐一向项目建设主体就规划设计方案、进度质量要求等方面作全方位技术交底,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监理全覆盖、质量监督全跟踪、受益主体协管不间断工作制度,发挥审计、纪检监察、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并组建专门队伍定点定人跟踪,全程做好进度质量控制、阶段性计量、补贴资金分期拨付、竣工验收及决算等工作。项目建设结束后,及时根据不同的建设内容分别明晰产权、使用权和维护管理职责,确保项目高效运转。

四、探索各种利益联结模式

涉农项目投入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是全县始终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入摆在重要位置,注重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家庭农场194家、专合组织978个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支持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流转土地,将农村大量闲置撂荒的土地有效利用起来,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产业,流转土地面积达到49万余亩,流转费用平均约450/亩,有15万余户农户从中获得收入。三是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并与业主合作建立扶贫产业园281个,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把财政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资金每年按5‰固定返利,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确定一定的村集体分红比例,在村集体收入中,80%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四是加大金融扶持,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融资担保业务4.5亿元。五是加大农业招商,已与温氏集团达成建设年出栏50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正在与牧原集团洽谈生猪养殖综合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