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隆昌市“五个新”推动创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先进战略工作县(市)
发布时间:2020-03-12 11:03 信息来源:内江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一、打造丘区立体农业的“新样板”。因地制宜按照“田里稻渔、土里柑桔,坡体生态绿化”布局,以古湖稻渔、星光渔果等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以15万亩稻渔为龙头,配套毗邻土块发展10万亩柑桔,提升5万亩木本油料、5万亩竹产业的35万亩特色农业提升工程为抓手,累计发展稻渔12.6万亩、柑桔7.2万亩、木本油料5.2万亩、竹产业4.8万亩,建成10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现代产业基地4个、1000亩以上17个,被评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省首批稻田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稻渔果”融合发展的丘区立体农业“新样板”。    

 二、建设宜山宜水宜人家的“新环境”。围绕30万亩城市森林工程,实施大规模绿化隆昌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29.74%,响石镇群乐村、石燕桥镇净土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常态开展“五清”行动。创新“11333”工作机制,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三清两改一提升”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突出厕污共治、垃圾收集处理、污水生态处理利用,实现所有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66.1%以上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0.5%。开展教育引导,推进庭院提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处处体现宜山宜水宜人家的川南生态宜居美景。  

 三、开展有魂有脉有形有式的“新治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治理灵魂,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弘扬石化圣地和沱灌精神;以“德、孝、廉”优秀传统文化为脉络,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以圣灯“327”车间红色教育基地、古牌坊、孔子公园、莲峰大剧院、村村响、微讲堂、天眼、调解室等有形载体,筑牢乡村德治、自治和法治阵地;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评选活动、专题讲堂等方式,将乡村治理形式多样化、有效化,开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构建“魂、脉、形、式”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鲶鱼效应”带动村集体“新经济”。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以实际行动投入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基金、项目扶持投入等方式,成为稻渔、柑桔特色产业发展的牵头者、活跃者,成为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的伙伴和引路人,形成了“集体经济+农户”等10大联农利农发展模式和“三股合一”“五统一分三收益”等机制,让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普润镇印坝村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旅游点15户,可达到年收益280万元、村集体收益30万元、农户每户收益5万元以上。     

五、“三级书记”绘制乡村振兴“新蓝图”。市、镇、村三级书记亲自参与重要规划选址落地,解决排除落地难题、障碍,负责规划编制和审定,把发展的愿景绘制在图纸上;亲自指挥和督促乡村振兴规划推进,解决推进中用地、资金、人才等难点,让乡村振兴的规划蓝图绘在大地上;亲自关注和投身乡村振兴蓝图的发展,让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规划蓝图,绘在农民的心中。隆昌编制了乡村振兴“1+7”规划,乡村振兴工作正按照蓝图全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