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对省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7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30 10:46 信息来源:计划投资财务处 点击数:1

(B类)

同意对外公开

川农业办理函2025〕137

陈育林委员:

您提出的《合力破解融资堵点为小微企业舒筋活血》(第127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建议

为推进涉农信用信息全面归集,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厅牵头,财政厅、人行四川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共同支持,依托天府信用通平台建设四川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优化政银担合作模式,切实提升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水平。该平台于2022年12月14日正式上线运营,是为全省涉农主体提供“看得见、用得着、靠得住”综合金融服务的官方平台。通过平台归集土地确权、涉农补贴、农业保险、农业投资等数据信息,支持金融机构依托平台搭建风控模型,开发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将担保奖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与平台衔接,让数据“多跑腿”、农户“少跑路”。截至目前,平台入驻各级金融机构3277家,上线金融产品67款,累计为10万个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对接服务,成功授信3.97万笔,授信金额198.27亿元。

下一步,我厅将探索进一步扩大平台增信助贷应用场景和服务功能,引导合作银行降低贷款门槛,缩短服务链条,积极推广信用贷款,减少不必要的抵押担保,提升金融服务农业经营主体质效。

二、关于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奖补力度的建议

(一)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方面。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2018年,我厅联合财政厅、人行成都分行制定《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的实施意见》(川财农〔2018〕158号),指导各地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带动金融资本加大信贷投入力度。近年来,不断指导市县结合工作实际完善风险补偿金制度,充分发挥风险补偿金增信、分险作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组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33.06亿元,累计撬动银行贷款793.88亿元,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助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奖补力度方面。推动完善全省农担体系建设,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问题。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农业信贷担保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继续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进行财政奖补,今年拟安排3567.33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予以奖补,支持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积极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担保,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问题。截至6月底,省农担在保余额192.45亿元,在保项目37101户,户均51.87万元。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深化“政银担”三方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风险补偿和代偿补偿机制。加大担保奖补力度,优化奖补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融资可获得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三、关于健全新型抵质押融资配套机制的建议

为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我厅联合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在不动产登记证书附记栏记载畜禽养殖设施基本信息的通知》(川农函〔2024〕558号),推动将畜禽养殖设施纳入抵押物范围,拓宽融资渠道。2025年3月10日,按照《关于在不动产登记证书附记栏记载畜禽养殖设施基本信息的通知》要求,青神县农业农村、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协作,为青神瀚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理了记载有畜禽养殖设施基本信息的《眉山市青神县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该公司成为眉山市首家在土地经营权证中记载畜禽养殖设施基本信息的畜牧生产企业。3月19日,以记载的养殖设施信息作为增信手段,青神农商银行运用“再贷款+财政奖补”模式,成功为青神瀚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信用贷款500万元,探索出运用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养殖设施登记信息为企业增信授信的新模式,为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开辟了新渠道。

下一步,我厅将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将蔬菜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纳入抵押物范围,进一步丰富农村资产抵押担保形式,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推动“碳汇质押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项目贷款”“肉牛活体抵质押贷款”“农房增信+农户承诺+政府备案”“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探索解决农村资产难融资问题。

感谢您对我省金融支农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支持和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