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664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时间: 2025-07-18 10:06 信息来源: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 点击数:1

(B类)

同意对外公开

川农业办理函202541

刘开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4040664号建议)收悉,经商财政厅、水利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政策支撑,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政策支撑。印发《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川农发2021148号)、《全省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川农函2024465号)等政策文件,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主的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建成三级服务体系。落实《全省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以县、乡、村三级为重点,构建覆盖全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筹服务资源,对接市场需求,带动小农户接受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176个涉农县(市、区)均已建成县级服务中心,挂牌乡级(区域性)社会化服务站(点)2667个,落实村级服务协办员30105个,服务小农户达509万户。武胜县建成1个县级服务中心,挂牌乡级(区域性)社会化服务站(点)23个,落实村级服务协办员276个,服务小农户达15.4万户。

(二)落实财政项目资金支持,推动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持续实施中央财政项目。我厅会同省供销社安排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3.6亿元,支持粮油作物“耕种防收(烘)”等环节补助,完成小麦、水稻和大豆油料等粮油作物托管服务面积396万亩。鼓励服务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推行发展单环节、多环节等服务模式。2024年,安排武胜县项目资金103万元,其中:农业农村部门资金43万元,完成服务面积0.66万亩;供销部门资金60万元,完成服务面积0.47万亩。二是启动省级试点项目。2024年实施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安排财政资金3亿元,开展10个整县推进试点和43个非整县推进试点,着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采取与中央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差异化补贴的方式,支持建设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以及开展粮油生产、盆周山区经济作物生产服务等,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增效。2024年,武胜县通过项目申报、竞争性遴选确定为非整县推进试点,安排省级资金300万元,计划建成1个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三)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引导规范发展壮大

一是加大培育力度。聚焦“新增培育一批、巩固提升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服务主体”的要求,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主体申报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数量33971个。武胜县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数量1280个,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1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57个,企业17个,各类农业服务专业户1087个,供销合作2个。二是加强主体监管。依托四川农经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成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按照主体申请、县农业农村部门推荐初审、市级审核的流程入库,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全省符合项目实施要求的服务主体信息。目前入库主体共3156个,其中武胜县9个。三是推进规范发展。我厅以指导规范为措施,强化服务双方权益保障,近年来印发了《四川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相关示范文书的通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指引(试行)》等文件,要求各地积极推广,引导服务主体使用服务合同、项目验收资料清单、名录管理表等示范文本,规范服务行为,有效保障服务主体和对象权益。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服务价格监测、服务合同监管、服务效果评估等工作,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二、关于加大农业产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力度的建议

(一)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开展“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通过土地整理让大中型机械能够进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和累加补贴,支持先进新型适用农机的推广运用。依托农机合作社和农事服务中心的托管服务,提高机械利用率,降低农户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土地撂荒和老龄化问题。二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厅大力支持武胜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安排武胜县中省财政资金1.1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4万亩。今年以来,组织武胜县积极申报超长期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批超长期国债项目安排武胜县中央资金1.16亿元,建设任务5万亩。

(二)实施产业设施提档升级项目

一是落实中央财政项目。实施中央财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2023年安排武胜县特色产业强镇项目资金支持晚熟柑橘产业设施建设1000万元;2024年安排武胜县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资金3140万元支持桑蚕产业发展。二是实施省级农产品加工项目。省级财政设立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能力提升和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产能、实施技改、创新研发以及品牌推广。2024年安排武胜县农产品加工项目资金1000万元支持当地预制菜加工发展。

三、关于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支持提灌站建设

2024年财政厅安排省级资金2亿元,按照新建电力提灌站不超过20万元/座、太阳能提灌站80万元/座,改造提灌站不超过10万元/座的标准,支持新建(改造)农机提灌站1500座。2025年已提前下达资金7500万元,支持农机提灌站建设2024年,安排武胜县省级资金150万元,拟支持新(改)建提灌站9座。2025年,拟安排武胜县省级资金80万元,支持新(改)建提灌站5座。目前,武胜县提灌站存量151座。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区域防灾减灾和农业灌溉保障能力。水利厅加快推进升钟水库灌区二期、亭子口灌区一期等惠及武胜县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建成后武胜县将明显受益,可新增(恢复)蓄引水能力3300万立方米、新增及改善灌面21.54万亩、保障供水人口40.17万人。二是加快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农业灌溉保障能力。在灌溉工程方面2024年水利厅争取国债资金2800万元,支持武胜县实施五排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对灌区内29.49公里渠道及132座渠系建筑物进行整治,截至去年底,已完成国债资金部分建设任务,项目全面完工后预计新增恢复灌面0.61万亩、改善灌面0.96万亩;安排中央水利发展资金202万元,支持武胜县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水源工程方面“十四五”期间,安排资金7220万元支持武胜县实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1座、全覆盖开展84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安排省级水利发展资金210万元支持武胜县整治重点山坪塘5口。其中,2025年安排资金2924万元,支持武胜县实施翻身水库、青岩寺水库等1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开展小型水库维修养护。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

我厅将不断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着力布局建设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按照农业产业特征和关键薄弱环节科学布局,研究制定全省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规划(2025年全省建成100个以上)。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行动,加快推动服务领域由粮油作物向特色经济作物、畜禽水产等拓展,服务环节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规范实施。按照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思路,大力培育具有先进技术装备应用、现代生产要素导入、绿色生产方式普及作用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二是指导武胜县加快建设农业生产服务标准体系,探索服务品类、价格、流程、质量、合同等标准规范建设应用。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做好中省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有关工作,支持服务主体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能力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面向小农户以及其他经营主体提供综合性服务,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

(二)持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一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我厅将指导武胜县扎实抓好2025年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助力解决田间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持续开展“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项目,完善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大力发展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支持特色农机研发解决“无机可用”难题,通过社会化服务破解“谁来种地”困境,最终实现“机器换人”的质变。二是开展新建和改造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项目。我厅将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储备一批”原则,持续开展新建和改造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项目,继续合理规划布局,在水源、电力有保障的前提下“应建尽建”,推进提灌设施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指导武胜县抓好提灌站建设项目实施。三是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及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利厅将组织有关单位积极推进涉及武胜县的重大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效。指导武胜县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常态化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对鉴定新增的病险水库争取资金及时实施除险加固,不断提升武胜县农业灌溉保障能力。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