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236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3-07-14 15:12 信息来源: 点击数:1

(B类)

同意对外公开

川农业办理函〔2023〕130号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几点建议》(第1236号提案)收悉。经商自然资源厅、省粮食和储备局、财政厅,现答复如下:

保障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建设布局和10个方面重点任务。今年是“天府粮仓”建设行动起步之年,我厅采取超常举措,确保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715亿斤以上,以务实的成效实现“天府粮仓”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你委提出的工作建议,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实施粮食稳产保供战略,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奠定坚实基础。

一、关于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建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有了天府良田,才有天府粮仓。我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

(一)强化“长牙齿”的耕地管控措施方面。一是严格考核,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纳入党政同责考核,足额带位置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二是全面落实“田长制”,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意见》总体部署,制定完善配套制度,设立省、市、县、乡、村级田长5.8万余名,网格员13.7万余名,五级田长责任体系基本建立,推动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网格化监管,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三是开展突出问题管控,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印发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任务分工的通知》、《关于印发四川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四是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将2022年作为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攻坚年,旗帜鲜明喊响“向撂荒地要粮”,全面完成217.6万亩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五是突出规划引领作用,依法依规编制修改规划,编制或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依据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编制、修改和审批国土空间规划、发放规划许可、违反法定规划设置规划条件和“未批先建”等问题。

(二)强化“管的住”的制度供给方面。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持续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制定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规划设计导则等制度文件,强化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新增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以土地整理补充耕地项目排查整治为契机,强化省投资土地整理补充项目审核,优化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新增耕地认定标准,确保新增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和可长期稳定利用。去年8月,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实行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的通知》,按照“以进定出、先进后出、进大于出”原则,指导地方规范编制和备案“进出平衡”总体方案,落实耕地优先序;创新开展耕地变化情况双月动态监测,强化“进出平衡”管理。按照我省“亩均论英雄” 改革总体部署,结合2022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有关工作要求,自然资源厅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2022年度调查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启动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省142个一类园区调查评价工作已完成,并于2022年12月印发《关于2022年度四川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亩均论英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的通报》,有关评价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在园区动态管理、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等工作。

(三)做好“高绩效”的政策设计方面。自然资源厅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耕地保护激励办法,进一步激发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构建完善五级田长责任体系并有效运转,做好2022年田长制考核工作。按照国家部署,足额带位置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推动层层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严格党政同责考核。加快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严格规划调整管控,加快建设省市县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健全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积极研究起草深化改革工作方案,持续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

二、关于持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的建议

(一)推动川种振兴方面。全省已基本构建起种业振兴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省级层面出台了《四川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规划(2021—2035)》《“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我省种业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召开了全省种业振兴大会,明确了我省种业振兴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2023年3月印发了《〈四川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10个配套推进方案》,分别从种质资源、育种创新、园区培育、基地提升、企业扶优、人才培养、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推进措施。全省21个市州也出台了种业振兴行动规划或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方案规划基本构建了全省种业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完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加强种业育种创新政策支持。2022年我省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9.7亿元推动种业振兴,在国家种业提升工程、育种攻关和部省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带动下,我省建设了天府种业实验室,打造了邛崃、彭州、三台三大种业创新中心,建成“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生猪种业平台、6个省重点实验室、2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育种创新平台。2022年省科技厅新启动生物育种和生猪种业两个重大科技专项,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四川省育种联合攻关行动,开展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育种联合攻关,将培育10个育种创新联合体。目前正在探索突破性新品种后补助(奖励)政策,激活种业创新动力。二是扶优企业搭建平台。成功组建了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注册资本金15亿元,组建了牛种业和生猪种业公司,农作物种业公司正在加快布局,将努力打造成为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种业头部企业。我省2家农作物、3家畜禽、4家水产种业企业入选全国种业企业阵型,同时开展四川省农作物领军种业企业和成长型种业企业认定,认定优势农作物种业企业10家、成长型农作物种业企业10家,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三)开展先进适用型装备研制方面。一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四川省农机领域高校、科研院所总计12家,已逐步建立起以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农机生产企业为主体,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5家科研院所为基础,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为支撑,产学研推一体的农机科研创新体系。科研平台基本建成,建立全国性科研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8个。二是科研投入持续稳定。2019—2022年,农业农村厅投入资金1300万元,重点开展中药材机械、蚕桑机械、农用无人飞机检测设备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装备的研发。三是科研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机装备研发及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领域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四是农机作业主体成为农业社会服务主力军。截止2022年,全省农机户232.53万个,农机服务组织16487个,农机合作社1626个。依托农机服务主体分两批探索建设的10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一站式”田间服务。五是农机推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以“春耕”、“双抢”、“三夏”等重要农时季节为重点,年调度机具240万台套以上,每年引进大中型联合收割机参与跨区作业1万台套以上,年完成1.5亿亩次以上。六是农机化推广体系健全。全省现有农机技术推广机构144个,实有岗位工作人员748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级农机岗位专家1人,省级农机岗位专家11人。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聚力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一体化”工作机制,以项目为手段,推动实施全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以创新为动力,构建一体化联合创新团队,以推广应用为目标,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政策扶持为保障,构建“多元化”现代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强化财政资金支持、金融税收支持、用地支持,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夯实根基。

三、关于不断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这篇大文章,加快培育“川字号”特色粮油产业,坚决扛稳粮食大省责任担当。

(一)优化粮食储备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新增政府储备规模计划,持续夯实地方政府粮食储备物质基础。持续加强成品粮油库存监测,密切关注粮油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抓好调度保障,切实满足市场需求。

(二)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0亿元,在21个市(州)的产粮大县和粮食生产较为集中区域建成34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88个质检体系项目,为种粮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收储、代加工、代销售“五代”服务,打造18个“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和4个央省示范企业,累计评选出99个“四川好粮油”,14个获“中国好粮油”称号。

(三)大力实施“天府菜油”行动。2018年,全面启动“天府菜油”行动,成功创设“天府莱油”区域公共品牌,走出四川油菜行业品牌化发展道路。截至目前,15家企业29个品牌产品以“天府菜油+企业自有品牌”方式成功进入全国市场,“天府菜油”连续获得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四川连续6年坐稳全国油菜第一大省。

(四)强化集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特色粮油产业 集聚发展,形成了成德绵地区食用植物油和小麦粉加工业聚群发展、川东北地区大米加工业加快发展、川南地区制酒业优势发展的粮油加工产业格局,进一步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产业支撑。

(五)政策配套支撑粮食产业发展。2021年起,中央财政启动实施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明确补贴对象为实际种粮农民,补贴标准由各省结合资金额度、播种面积等情况综合确定。2023年我省将按规定下达一次性补贴资金5.31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规模约66亿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稻谷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决策部署,稻谷补贴安排用于稻谷的惠农补贴资金,每年中央财政下达我省补贴资金9.56亿元,对水稻种植户进行现金补贴。省级财政种粮大户补贴根据各地30亩以上(成都平原地区50亩以上)的粮食规模经营面积,对种粮大户按照80元/亩的补贴标准进行补助,2022年省级财政安排种粮大户补贴资金3.2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粮食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等重要部署,深入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六大提升行动”全力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统筹推进天府菜油“品牌培育、基地提升、产能优化、融合发展、科技创新”五大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四川力量。

四、关于健全种粮投入和扶持机制的建议

(一)调整优化省级财政涉农专项。2023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决策部署,联合财财政厅将省级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资金、省级财政农业公共安全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资金、省级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合并设立省级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聚焦“天府粮仓”建设,重点支持粮食、畜禽等重要农产品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业种业振兴行动、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绿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等重点领域,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二)持续加大粮油产业发展投入。2022年,中省财政安排支持粮油产业发展资金225亿余元,较上年增加25亿余元,对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资金主要支持落实种粮补贴、建设油菜产业集群、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撂荒耕地复耕、保障秋粮生产、实施“以粮为主 粮经统筹”试点、建设鱼米之乡等方面,提高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保障粮食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优化农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调整完善种粮大户补贴政策,逐步提高种粮大户补贴标准,2023年将成都平原区省级补助标准提高到90元/亩、丘陵山地高原区省级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亩;到2025年,将成都平原区省级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亩以上、丘陵山地高原区省级补助标准提高到150元/亩以上。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治撂荒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将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粮食生产重要机具购置的补贴比例提高到40%。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政策支持。2023年,拟安排中省财政资金134.43亿元,实施绿色高产高效、鱼米之乡、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种植园地优化改造等项目,支持粮食生产。同时,要求市县将省级财政乡村振兴先进市县乡村奖补资金用于支持粮食产业的比例不低于30%。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拟支持7个粮油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20日

(联系人:周虹邑     联系电话:1788396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