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情况
新闻发布会
【主要内容】介绍2024年“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有关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发布最受欢迎的品种、最具推广潜力的技术
【发布单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伍修强,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乔善宝,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中荣,成都市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宇,泸县粟喻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超
【主持人】省农业宣传中心主任戴杰帆
【时 间】2025年3月3日(星期一)10:00
【地 点】四川成都
[主持人 戴杰帆]: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出席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布会。
2024年,四川启动了“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伍修强先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乔善宝先生,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中荣先生,成都市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宇女士,以及泸县粟喻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超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伍修强先生做介绍。
[伍修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四川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粮油生产的关心关怀和支持帮助。
上周四,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通报了2024年全省“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结果。千亩高产竞赛成效显著县有:仁寿县、泸县、通江县、崇州市、夹江县、宜宾市翠屏区、渠县、广汉市、绵阳市安州区、南部县等10个县(市、区);百亩超高产竞赛成效显著团队有:大邑县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团队、邛崃市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团队等20个科研推广团队;规模经营主体高产竞赛成效显著主体有:大邑县新安种植专业合作社、邛崃市牟礼开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0个粮油规模种植主体。竞赛结果正式文件已经印发给大家。
粮油要增产,关键靠单产,提单产历来是粮油生产的重中之重,也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主旋律。去年,我们创新启动了“天府粮仓·百县千片”三年建设行动,通过资源同向整合、政策同向匹配、工作同向发力,在115个行动县高质量建成了1000个主要粮油作物千亩高产展示片、354个百亩超高产攻关方,形成了以百亩攻关促千亩展示、千亩展示促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促面上增产的良好发展格局,呈现出三个显著成效。
一是粮油千亩展示片增产贡献大。810个粮食千亩片面积102.3万亩,单产增加41公斤、增粮0.84亿斤,用1%左右的粮食播面贡献10.5%的粮食增量;190个油菜千亩片、面积22.7万亩,单产增加23.2公斤、增油0.1亿斤。
二是百亩超高产攻关单产纪录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油菜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单产分别平均增加82.4公斤、41公斤、43.2公斤、11公斤、46.8公斤、18.4公斤。合江县大桥镇中稻—再生稻百亩超高产攻关亩产1270.3公斤,宣汉县峰城镇玉米百亩超高产攻关亩产1018公斤,均创全省高产新纪录。
三是粮食规模经营效益高。据224个规模种粮主体、12.4万亩种粮面积测产调查,水稻平均亩产762.1公斤、增加95.2公斤,亩均增收166.6元、户均增收10万元左右;玉米平均亩产635.6公斤、增加104.6公斤,亩均增收117.2元、户均增收5万元左右。
通过“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的引领带动,去年全省粮食单产提高4.1公斤,对粮食增产8亿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注:我们组织编制形成了“三大竞赛”典型案例材料汇编,请各位记者朋友宣传推介]。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扩大覆盖面、增强带动力,重点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今年“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推动全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开展重大品种推广。今年,我们启动了重大品种推广计划,聚焦5大主要粮油作物、种粮大户等新型主体,明确了50个重大品种,在30个产粮大县创新开展品种直供试点,促进好品种以最优的价格走进千家万户。
二是搞好技术入户到田。今年,我们将在全省开展粮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评价鉴定,继续组织354个“天府粮仓·百县千片”专家服务团,向农民聚拢、向一线聚集、向高产聚力,抓示范、抓大户、带小农,把好品种、好技术、好模式务实推广到户到田。水稻集中育(插)秧、玉米科学增密等具有很大推广价值、增产潜力和农民接受度的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力争推广1000万亩。
三是强化主体示范带动。今年,我们将持续开展规模经营主体单产提升计划和高产竞赛比武,通过专家主体结对子、主体农户联帮带,建更多的样板田、示范田、参观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全省力争新培育1000个高产示范主体。
四是完善激励配套政策。今年,我们将对去年评选的10个单产提升先进县、20个科技增粮先进单位、50个四川“粮王”通过包装项目的形式,实化表扬激励,进一步营造单产提升工作“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戴杰帆]:
谢谢伍修强先生。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农业科技报]:
农业科技报记者提问,乔站长您好,您是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专家。请问“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过程中,生产表现好的技术有哪些?和传统小农生产的技术相比都有什么优势呢?
[主持人 戴杰帆]:
这个问题请乔善宝先生回答。
[乔善宝]:
去年“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过程中,有一批针对当前单产提升堵点、卡点问题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很好的示范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我们结合全省自然生态和生产条件,筛选出了10个最具推广潜力的技术模式[这些技术具体要点已经印发给大家]。分别是:杂交稻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中稻—再生稻两季吨粮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杂交稻精准条播育插秧高产节本技术、麦(油)茬稻田基肥深施打浆整地技术、冬水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密植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套作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减密壮株强化栽培技术。这些技术对四川粮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引领性,与传统小农生产比,优势非常突出。
一是在机械化生产方面优势突出。这些技术,在耕种管收四大关键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现代农机装备也能实现精准增密,提高产量,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粮”“怎么种粮”的问题。比如,杂交稻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模式中,通过集中机械育插秧解决了农户育不好机插秧、栽插劳动力不足、密度上不去的问题,也能促进优质水稻品种集中大面积推广、订单规模生产,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在清洁化生产方面优势突出。这些技术摒弃了以往粮食生产大水大肥的高投入方式,广泛采用水肥一体化、缓控释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实现了绿色生态发展。比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充分利用大豆根系固氮的特点,减少氮肥施用,同时合理搭配作物品种,精准防控、一喷多促,降低了病虫害大规模发生的风险,减少了农药用量。
三是在节本增效生产方面优势突出。这些技术省工省力,在投入品上做到了精准应用,不但提高了使用效率,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产量。比如,杂交稻精准条播育插秧高产节本技术,创新育秧环节机械播种方式,每亩机插秧较毯状机插秧用种量减少35%,节本40—50元,每亩增产7%左右,增收100元左右,两项叠加实现亩均节本增效150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在深化“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技术的研发创新、系统集成,做到研发储备一批、熟化示范一批、推广应用一批,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粮油单产提升的引擎驱动作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建设“天府粮仓”。
[主持人 戴杰帆]:
请继续提问。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我们了解到巴中市有两个区县的技术团队在百亩超高产竞赛中被评为先进团队,请问你们有哪些经验做法,今年又有什么新的打算?
[主持人 戴杰帆]:
这个问题请罗中荣先生回答。
[罗中荣]:
巴中5县(区)均是国家产粮大县、“天府菜油”基地县暨产油大县,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98万亩,培育省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4个,粮食播面连续8年稳定在5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90万吨以上。在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建设上,我们主要抓了3个方面工作。
一、全域规划布局。我们坚持良田粮用、宜机作业,优先将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布局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和高标准农田建成区,优先选择生产基础好、规模集中连片的区域整体推进。同时,针对各县(区)优势作物和种植习惯,分区域、分作物确定百亩超高产攻关竞赛片。2024年,全市建设百亩超高产攻关片26个,确定省级竞赛片2个、市级竞赛片5个。
二、全力集中攻坚。我们坚持资源同向整合、政策同向匹配、工作同向发力,聚焦粮油生产耕种防收全环节,统筹整合粮油、种子、农机、植保、土肥等力量,实现攻关片重大品种、主推技术和先进机具全覆盖,其中推广运用精量播种机、水稻半喂入收割机等专用机械,减少粮食损失5%以上。市级财政安排29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开展市级粮油高产竞赛。
三、全程指导服务。我们坚持科技引领、跟踪服务,针对性制定高产攻关方案,依托省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团队、“三区”科技人才、科研院校专家定点帮扶等人才资源,全覆盖开展校地合作,分作物分区域组建攻关团队,63名专家教授全生育周期跟踪指导、定点服务。紧盯关键农事环节,先后3次召开全市粮油作物百亩攻关和拉练比拼现场会,推动关键技术入户到田。经省级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水稻代表性高产片平均亩产808.2公斤、提高63.9%,玉米平均亩产874公斤、提高90.8%,再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集成能力,确保全面完成粮食播面515.4万亩,力争粮食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一是聚力高产攻关。深化校地合作,在粮油作物重大品种推广、超高产技术集成、先进专用农机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控减损等方面持续用力、攻坚突破,确保全市百亩超高产攻关片产量再创新高。二是全域高产竞赛。持续开展市级粮油高产竞赛,全力争创全省千亩高产竞赛成效显著县、百亩超高产竞赛成效显著团队、规模经营主体高产竞赛成效显著主体。三是抓好示范带动。全域开展拉练比拼,着力把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变成新技术新模式培训场、新品种新机具展示场,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示范带动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更多巴中力量。
[主持人 戴杰帆]:
请继续提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提问,我在现场注意到有一位规模经营主体高产竞赛获奖代表,请问您去年的种粮效益如何?能不能向大家分享您在种粮方面的经验?下一步,您在提升单产水平和种粮效益方面还有什么打算?谢谢。
[主持人 戴杰帆]:
这个问题请刘世超先生回答。
[刘世超]: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泸县粟喻粮油专业合作社,在这里分享我们合作社在粮食生产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成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机械化打底、良种发力、技术护航,让土地生金、农民增收!”
先看成绩单:
去年,我们专合社2500亩水田全程发力,其中600亩高产竞赛田交出“双季亩产1110公斤”的亮眼答卷!中稻750公斤、再生稻360公斤,按市场价算,每亩净利润900元!即便普通田块,亩均净赚400元,乡亲们都说:“这田种得值!”
成绩背后,我们有三大“法宝”:
第一,向“高标准”要效益!
农田是粮食的根。在县里支持下,我们自筹280万元,把2500亩水田改造成“旱涝保收、全程机械化”的高产田!新建提灌站、统一宜机化,插秧、收割“一条龙”,每亩省下300—400元人工费。过去10个人干的活,现在一台机器搞定,效率翻倍!
第二,向“一粒种”挖潜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我们选定再生力强、抗倒伏、适合机收的优质品种。中稻收割后,稻桩低留10公分,再生芽“噌噌”冒,萌发率提高30%!用社员老张的话说:“这稻子割一茬,还能再长一茬钱!”
第三,向“精细活”抢产量!
种田如绣花,细节定成败!我们卡准“四早”节点:早育苗、早移栽、早晒田、早施肥。4叶秧苗4月前下田,插秧密度精准到“9寸×6寸”,每亩1.2万窝,通风透光不挤苗;中稻收割前晒田控水,留桩收割后浅水促芽,齐穗后5天追施15公斤尿素,粒粒饱满压弯秆!
未来,我们要干三件大事:
一是打造“吨粮田”升级版!把高产田从600亩扩展到1000亩,单产再提10%,让更多土地“一季变两季、亩产过吨粮”!
二是探索“稻虾共生”新模式!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加养一季小龙虾,预计增收3500元!稻田里养虾,虾肥稻更壮,生态又赚钱!
三是打响“泸川庄园”金招牌!联合重庆荣昌企业,建加工厂、做精品米,让我们的稻米从田间直通餐桌,品牌溢价多赚三成!
各位朋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民增收是“民之盼者”。我们专合社的150户社员,将继续用科技赋能土地,用实干守护天府粮仓!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良田+良种+良法,黄土也能变黄金!”谢谢大家!
[主持人 戴杰帆]:
请继续提问。
[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我们看到,今天发布会现场印发“天府粮仓·百县千片”三大竞赛筛选出的30个最受欢迎的品种,请问这些品种都有什么特点和优势?下一步将如何大面积推广应用?
[主持人 戴杰帆]:
这个问题请伍修强先生回答。
[伍修强]:
去年的“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一些品种在千亩高产展示、百亩超高产攻关、规模经营主体高产“三大竞赛”中表现突出,我们聚焦水稻、玉米、大豆等大春主粮作物,从93个品种中遴选了综合表现优异的30个[这些品种具体特性已经印发给大家],其中,水稻19个、玉米6个、大豆5个。这些品种人气高,参加高产竞赛的86个规模经营主体中,有70%的主体在生产中使用了这些品种,规模主体种植面积大;这些品种生产表现好,从高产竞赛的田间生产调查看,品种的抗病、抗倒、耐密等特性都非常好,特别是耐密性,非常符合当前单产提升技术路径的要求;这些品种单产提升潜力大,有70%的品种是近五年新审定的,如果一些突破性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开来,再配套好相应的栽培技术,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还有很大的品种潜力可挖。
目前,这些品种有些是省上推介的主导品种、当家品种,今年,我们将把继续表现优异的品种推介进入主导品种、当家品种目录,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助力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主持人 戴杰帆]:
请提最后一个问题。
[四川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四川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记者提问,上周发布的省委1号文件提出启动“吨粮田”建设,请问崇州市今年将如何在“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过程中推进“吨粮田”建设?
[主持人 戴杰帆]:
这个问题请郑宇女士回答。
[郑宇]:
近年来,崇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省农业农村厅和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支持下,以“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有力的抓手,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着力建设稻麦轮作“吨粮田”示范区,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
2025年,崇州市将坚决落实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持续创新思路、加力加劲,我们将以天府好田、天府好粮、天府乡游、天府乡居等四个天府为基础,持续推进天府粮仓建设。
一是聚焦“示范带动”,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联合省内高校开展整建制推进稻麦轮作“吨粮田”技术攻关,根据不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分区域设定水稻、小麦目标单产,设定不同技术路线。2025年,崇州市将以白头镇、隆兴镇全域推进稻麦轮作为重点,新布局建设4个万亩“吨粮田”示范基地;以16个万亩、2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20个“吨粮田”千亩示范片;示范区域小麦平均单产提升至400公斤以上、水稻平均单产提升到600公斤以上,示范带动整镇整市大面积单产提升5公斤以上。
二是聚焦“五良”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转化应用。持续推进“七网”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提升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成果转化,开展2025年粮油作物重大品种推广行动,筛选耐密、抗倒、宜机的高产优质粮油品种5个以上;大力推广高性能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适用机具,运用北斗导航、高光谱等智能技术,提高播种质量、田管水平;推广水肥一体、“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深化农业共营制改革,粮油规模经营率提升至95%以上,新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470名,全市职业经理人超过4000名,80后90后占比达49%,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聚焦“培优主体”,实施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完善“技术到田”服务机制,依托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组建“院校专家+基层农技人员”的“吨粮田”技术专家组,“专家+经营主体”对口服务“耕、种、防、收”全环节,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实现“专家产量”转变为“农户产量”;实施“吨粮田”经营主体培育行动,选择生产基础好、主体积极性高、规模集中连片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率先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升单产提升技能,每年培育“吨粮田”粮食生产经营主体20个以上;积极参与粮油高产竞赛、种植能手挑战赛等省、市竞赛活动,调动种粮大户学技术、创高产的积极性;持续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和粮食规模化奖补等中央、省、市级惠农补贴政策,切实保障主体种粮收益,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四是聚焦“全链协同”,提升粮油生产综合效益。抢抓全省粮油产业建圈强链发展契机,做大做强“研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加快推进“补链”,完成成粮集团18万吨粮食仓储、新华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5个烘干中心设备更新等10个项目,补齐粮油收购、仓储、物流配套短板,服务好“吨粮田”建设;切实增进“延链”,依托桤泉绿色食品园区,扶持壮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岷江米业、芳乐然农业等链主企业联农带农作用,订单种植5万亩以上,带动亩均增收200元以上,让种粮农户放心种粮,多产粮、不愁卖、能赚钱,坚定建设“吨粮田”信心。
[主持人 戴杰帆]:
谢谢伍修强先生和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大家如果还有问题,会后可以联系采访今天参与发布的单位,也可以和省农业宣传中心联系,我们做好联络服务工作。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