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介绍大邑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
【发布单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人】大邑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向征,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永慧,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专职副主任罗月、新福社区党委书记胡永洪
【主持人】省农业宣传中心副主任谭功燮
【时 间】2025年3月21日上午10:00
【地 点】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新福社区
[主持人 谭功燮]: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的“春行田野”媒体采风乡村发布活动。
当前,正值春耕生产、春茶上市、春花盛开的“三春”时节。为充分展现我省基层一线抢抓农时,全面展开春季农业生产的火热场景,宣传各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实践、新做法、新成效。
今天我们走进成都市大邑县,邀请到大邑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向征先生,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永慧女士,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专职副主任罗月先生以及新福社区党委书记胡永洪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切的问题。首先,请向征先生做介绍。
[向 征]:
各位媒体朋友们,春分时节,雨霁风光。欢迎大家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莅临大邑调研指导。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精华灌区,耕地肥沃、水源充足,是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效推进“五良融合”和“十化同步”,建成高标准农田28.79万亩,建成两个10万亩粮油产业园和10个万亩粮经产业园,牢牢端稳了“中国饭碗”,充分发挥了农业“压舱石”作用。
一、主要举措
一是统筹谋划“绘粮图”。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制定《实施“六大工程”营造“六优场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实施方案》,做到规划引领、推进有序。二是集成项目“建粮田”。集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实施重点项目20余个,建成“2+12”(2个十万亩,10个一万亩)粮油(粮经)产业园,打造“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千亩高产示范片12个。三是应种尽种“扩粮面”。严格落实耕地“非粮化”“撂荒”动态巡查管控措施,切实抓好分类优化改造农业种植园地五年行动,最大限度挖掘粮食扩面增产的用地潜力。截至目前,全县低效果木腾退恢复粮食种植2万余亩。四是深化合作“提粮产”。持续与川农大、省农科院、市农林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助农合作,探索绿色种养循环试点“1234”项目运行工作机制,推广良种24个,推广土肥技术6项。水稻平均亩产650—700公斤,小麦平均亩产360—400公斤,在核心示范区水稻实产841公斤/亩,创成都平原稻麦茬机插最高产量。五是数字赋能“增粮效”。建成167个数字农场,开发“吉时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覆盖粮油作物生产面积21万亩,农业经营主体445家,农民13.6万人、农业服务商57家,人力成本节约70%以上,种子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减少10%以上。
二、特色成效
一是高水平构建生产体系现代化。粮油园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道路通达率、排灌沟渠配套率均达到100%,主要农作物“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率达98.57%;依托“吉时雨”智慧农业数字服务平台,粮油园区实现农作物生长资源环境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与预警,向农户免费提供“五管”服务(农场、农资、作业、金融、销售)。二是高水平构建产业体系现代化。实施“农业+”行动,联合川农大、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校,打造千亩科技研发应用核心区,实现良种覆盖率100%;建成专家大院4个,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面达98%以上;用好“西岭绿源”县域公共品牌,推动农产品进展会、进商超,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粮油园区农产品销售额90%以上。三是高水平构建经营体系现代化。推广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委托代耕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粮油园区耕地规模化流转率达95%以上;推广绿色植保、无人机高效施肥、秸秆“五料”化利用等技术,农药农膜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开展联耕联种、统防统治等生产托管服务,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100%;入驻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农民合作社242个、家庭农场153个;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连续四年增长。
2024年,我县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团队获得全省粮油百亩超高产攻关先进团队,新安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成都市第二届“最佳种植能手”水稻高产挑战赛金奖;同时,在全省“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评选中荣获“2024年全省粮油规模经营先进主体”称号。
[主持人 谭功燮]:
感谢向征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媒体朋友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请大家开始提问。
[四川农村日报]: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提问,当前,我省正大力实施千亿产业建圈强链工程,结合自身实际,大邑农业产业建圈强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今年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付永慧]:
大邑县总体思路是: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五五”规划为总纲,以“全链统筹、集群发展”为核心,以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为载体,全链补短提能,集聚发展要素,推动创新驱动和区域协同,树立具有区域示范效应的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标杆。
今年,我们将通过“建圈强链”,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再升级:一是绘制图谱,构建“一核多极”发展格局。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编制全链作战图,以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产业强镇为核心载体,加速形成“一核引领、多极联动”的产业空间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集聚。二是引培龙头,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招引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田间到餐桌”全链服务闭环,强化产供销一体化能力。围绕高密度种养、畜禽种业两大特色产业,全力支持如珍菌业、南美白对虾等企业扩能扩产,加紧跟进荷兰铪科、江苏绿港、广东粤宏康等智慧化高能级项目落地,全年力争落地重大项目4个、协议投资5亿元以上,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三是科技赋能,全域拓展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构建“一驱四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用好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巡回服务机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5项,完成技术创新2项。拓展吉时雨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新增粮油种植面积精准核查、智慧巡田巡河等应用场景,实现农事全流程“一网办理”。四是强基提效,突破产业加工瓶颈。持续抓好粮食扩面增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全年保障粮食作物播面40.6万亩、产量17.6万吨以上。进一步完善产地初加工和冷链仓储设施,全力发展预制菜、调味品等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广州鼎一项目建设,支持亚玛亚、“六婆”等有根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响“大邑农业”区域品牌,积极构建电商营销矩阵。五是共生共赢,联农带农激活内生动力。千方百计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推广“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支持䢺江青梅酒、如珍菌业等大邑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2025年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不低于10%。六是三产协同,构建农商文旅体生态圈。打造“智荟绿谷”、西行驿站、花伴里等融合发展新示范项目,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5个,推介发布休闲农业线路3条以上,全年乡村旅游人数540万人次、旅游收入24.9亿元以上。
[主持人 谭功燮]:
请继续提问。
[四川新闻网]:
我是四川新闻网的记者,请问大邑县在因地制宜促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探索和经验,请给大家分享一下?
[主持人 谭功燮]:
这个问题请向征先生回答。
[向 征]:
大邑县历史文化厚重、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富集,拥有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个国家4A级景区,是天府旅游名县。大邑也是农业大县,优质粮油、生态果蔬、道地药材、现代畜牧等产业基础扎实。同时,大邑区位优势明显,在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满足发展农商文旅融合的基本条件。
我们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形成不同的农旅融合业态。在坝区,以特色粮油为基础,打造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田景观”,重点发展稻田研学、乡村民宿,形成南岸美村、稻乡渔歌等特色点位;在丘区,以生态果蔬、青梅、中药材为基础,重点发展休闲观光、赏花采摘,形成梅李大坪、天府花溪谷等赏花基地;在山区,依托雪山、温泉等资源,重点发展运动、疗愈等康养产业,形成山之四季、花田月舍等精品民宿。
我们因时制宜,结合农时,举办节庆活动开展线路推介。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四季主题,举办梅花节、李花节、蓝莓采摘节、天府丰收节等农事活动,并大力宣传和推介精品线路。今年2月,大邑县万亩梅花盛开,吸引的游客超50万人次,同比提升经济效益20%以上。
我们因势利导,联农带农,持续开展农旅融合发展专题培训。近年来,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引导经营主体盘活闲置资源,挖掘本地文化特色,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农旅产品,带领他们“走出去、学回来”,拓展就业渠道,增加村民收益。2024年,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525.5万人次,收入24.2亿元。
目前,大邑县已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2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24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因地制宜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多层次开发“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县域乡游产品,形成富农增收的新业态,推动我县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主持人 谭功燮]:
请继续提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提问,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我们了解到新福社区以粮油作为主导产业。请问,你们的春耕备耕情况如何?
[主持人 谭功燮]:
这个问题请胡永洪先生回答。
[胡永洪]:
新福社区位于“天府粮仓”大邑县蔡场片区十万亩粮油核心产业园区,辖区面积8.75平方公里,辖27个村民小组,人口7769人,2367户。耕地面积8500余亩,主要以优质粮油种植和果蔬生产为主导产业。
目前,我们正在开始做春耕备耕相关工作。我们的育秧中心已做好地膜、育秧盘、肥料、农药以及育秧育苗所需的营养土的物资储备;春耕春播所需的旋耕机、平整机、播种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也及时进行了添置和检修,促进春耕顺利进行。我们的育秧中心服务100余户种植大户,面积15000余亩,经营收入300余万元。
接下来,我们着重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建设“天府粮仓”方面下功夫。一是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通过推广先进的农机装备,如无人机播种、施肥、植保等方面的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户收入。二是充分发挥智慧农业作用。依托“吉时雨”APP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的虫情、墒情、苗情、气象等数据信息,及时发送到我们种植户手机上,方便种植户对田间进行精细化管理。三是加强职业经理人培训。鼓励我们的种植户参加职业经理人培训,学习新的农业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高生产的效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主持人 谭功燮]:
请继续提问。
[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我们了解到,今天走访的所有点位都位于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内。目前园区建设情况如何?
[罗 月]:
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是成都市重点培育的九大农业园区之一,于2024年12月经市委批准成立,规划面积87.27平方公里,覆盖安仁镇、沙渠街道等5镇(街道)39个村(社区)。园区以“数字驱动、农旅融合”为核心理念,聚焦绿色种养循环、休闲农业、数字农事服务3大核心产业和工厂化种养、畜禽种业2大特色板块,抓好服务保障和高能级农业项目引育全力推动“立园满园”。园区现有12家省市龙头企业、500余家经营主体,2024年农业总产值33亿元。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夯实发展根基。建立了“农业农村局+管委会+国企”高效协同机制,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主线,启动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系统推进“建圈强链、强基补短”工程,形成科学的产业发展思路。二是围绕“立园满园”,抓好招引促建。组建专业招商团队2个,“研究-谈判-落地”全链模式精准服务。加快推动鼎一、斯特佳、邑鸣盈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如珍、邑川泽等项目扩能扩产;聚焦“3+2”产业,县领导带队赴浙江、广东等地开展招商谈判,洽谈荷兰铪科、江苏绿港等5家龙头企业。一季度签约2个亿元级市级重点项目,达成5个优质项目投资意向。三是金融赋能,创新合作模式。一季度承办全市金融赋能农业园区“立园满园”活动,发布9条投资清单,涉及资金8.73亿元;发挥好金融杠杆撬动作用,创新建立“国企建厂+企业运营+收益分成”合作模式,策划包装“智荟绿谷”等5个重点项目,力争实现3.5亿元融资突破。
下一步,园区将锚定“立园满园”攻坚目标,致力于建设国家数字乡村先行区、全国农旅融合示范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更高水平的绿色智慧农业。2025年,力争实现落地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推动在园企业扩能扩产2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2个、完成技术创新2项,园区总产值达到36亿元以上。
[主持人 谭功燮]:
感谢罗月先生。各位媒体朋友,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如果还有需要了解的问题,会后可以联系今天参加发布会的单位或省农业宣传中心,我们将做好沟通和服务。感谢媒体朋友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关心支持。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