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一场题为“从实际出发,守正创新,努力打造中国技术援非国家典范”的援非农业专家先进事迹交流报告会在威远县农业农村局会议室召开,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员、青年干部、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农技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
一位专家,一段非洲耕耘传奇。
杨华德同志,威远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自2013年起投身援非农业合作,2015年担任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远赴布隆迪。他带领团队为当地选育(含引进)审定新品种7个,将杂交水稻推广至布隆迪14个省;用8年时间,将布隆迪水稻平均产量从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2022年获布隆迪总统亲授“国家功勋成就奖”,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外国专家;入选“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获2024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场分享,再现“援非”一线的“守正创新”。
“我们不仅要带去技术,更要带去适合非洲大地的‘中国智慧’”。交流会上,杨华德同志从布隆迪的农业现状讲起,结合真实案例,讲述了专家组如何结合当地气候选育高产水稻品种、如何开展技术推广、如何与当地群众沟通协作,如何为当地培养本土农业技术人才等,把“守正创新”写在非洲的土地上。他的讲述朴实、真切、动人,一个个扎根非洲、攻坚克难的故事,让在场人员深受触动,会场内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一次交流,点燃青年人才的国际视野。
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特别是青年技术骨干踊跃提问:“在非洲开展水稻品种选育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青年技术人员如何为参与国际项目做好准备?”“中外农业理念如何更好地融合?”“当代青年技术人员加入援非队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杨华德同志一一真诚回应,现场交流深入、气氛热烈。一位年轻干部会后感慨:“原来农业技术也可以‘走出去’,也可以服务国家战略,这场交流会真的打开了我的视野。”
一份寄语,让援非精神在威远农业生根发芽。
报告会最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唐小洪同志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赞扬了杨华德同志在援非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强调农业援外不仅是技术合作,更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深化中非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他向全县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技术人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业援非的战略意义;二是锤炼内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三是弘扬精神,将援非精神转化为推动威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次小结,既是交流更为奋斗增速。
一场交流会,是一次经验的传递,更是一次威远农业精神的洗礼。从布隆迪的田野,到交流会的现场;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共鸣——杨华德同志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和工作的小结,更像一粒粒种子,播种在威远农业人心中,悄然发芽。威远农业人将以此次交流会所获,为工作提质增速,共同书写威远农业更加开放、创新、奋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