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蔬菜千亿产业链建设,四川科技下乡万里行31团聚焦凉山州雷波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专业力量为当地“水中人参”——莼菜产业的复苏与升级注入核心动能。
莼菜作为雷波县标志性特色产业,不仅是餐桌上的珍稀食材,更是当地对外展示地域魅力的重要名片,其产业发展直接关联农户生计与雷波农业经济活力。然而,这一优势产业曾在2015年遭遇毁灭性打击。受莼菜叶腐病大面积爆发影响,该病发病率高达80%,导致莼菜亩产量骤降至仅100千克,种植面积与产量断崖式锐减,产业濒临灭绝,农户种植信心备受打击。
为保障莼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31团首席专家郑阳霞主动扛起责任,带领团队专家扎根马湖莼菜产区,开启产业“拯救计划”。自2016年起,专家团队围绕病害防治、品质提升、种源优化三大核心方向精准施策:一方面系统开展莼菜叶腐病专项防治研究、配方施肥科学试验及异地引种换种实践,快速遏制产量下滑趋势;另一方面同步推进马湖莼菜提纯复壮与新品种选育工作,从根源上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十余年间,团队始终坚持“下沉一线”,每年多次深入马湖产区,为农户提供全流程、专业化的种植技术指导与实操培训,将先进农业科技转化为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生产能力。
经过十余年深耕,雷波马湖莼菜产业实现从“濒危”到“振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当地已建成标准化莼菜种植示范基地与专业化种苗生产基地,为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筑牢根基。产业复苏成效显著:莼菜平均亩产量提升至700千克左右,亩产值突破1万元,农户种植积极性显著回升;种植面积稳步扩展至1200余亩,更成功选育出莼菜新品种“雷莼1号”,全面提升了马湖莼菜的生产水平、产品品质与市场效益,为雷波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