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产学研用,加速成果转化。实施“高校科研+协会指导+企业践行”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1200余亩,建立“研发—中试—推广”全链条机制,推动工厂化繁育、智能水槽等11余项技术成果在省内外市场落地应用,在机械化选苗、智能水质调控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养殖效率提升30%。
二是示范带动,加强技术辐射。依托科技小院技术优势,创新“科技+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周边发展小龙虾养殖5000余亩,培育专业化小龙虾养殖户50家,“稻虾”生态种养模式占比60%,实现小龙虾年产量30万公斤、水稻150万公斤,带动52户养殖户年均增收超5000元,帮助80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
三是多元探索,丰富市场供给。试点特色养殖,依托丰富的盐卤资源优势,开展盐卤水海虾试养,实现年产出南美白对虾1.2万公斤、年产值60万元。推出“养殖+文旅”的融合模式,在桅杆坝村等地打造共孵虾塘160亩,开放生态养殖观光、举办田园龙虾欢乐汇等沉浸式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吸引游客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