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核定,今年广汉市小麦平均单产达419.3公斤/亩,较2024年的406.1公斤/亩增长13.2公斤。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广汉小麦生产的历史纪录,更标志着当地小麦单产水平实现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充分彰显了“天府粮仓”核心区的硬核实力。
广汉小麦为何能实现“八连冠”?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给出了答案:“今年万亩规模平均亩产达到592.6公斤。这是西南麦区百亩连片小麦亩产连续3年创新高后,再次跨上更高一级规模化生产的新台阶!”
汤永禄进一步解释,增产得益于高产品种比例提升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快速扩大应用。其中,免耕带旋播种技术通过免耕保护土壤、节省劳力,结合局部旋耕实现轻量化作业,使稻茬小麦增产10%—20%,节本增效20%—30%。
作为“天府粮仓”核心区,广汉市近年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农抓粮决策部署,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聚力实施“四化”行动,深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奋力建设“四高”“吨粮田”。2024年,当地稻茬小麦百亩连片平均亩产650.3公斤,再创西南地区最高纪录;“稻—麦”周年平均亩产996公斤,位居全省前列,还荣获全国粮食产能提升首批重点示范县、全省首批“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成效显著县等荣誉。
今年,广汉市创新启动“小麦650计划”“水稻850计划”,力争年内粮食亩产再提高5公斤以上,率先在全省全域建成“吨粮田”。同时,首次将稻茬小麦“百亩规模”实收测产扩大到“万亩规模”,万亩加权平均单产592.6公斤,最高产田块平均亩产达688.9公斤,在“新赛道”上继续领跑西南地区稻茬小麦单产最高水平。
据广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广汉将持续建设“四高”“吨粮田”“超吨粮田”,深入实施粮食“1+10+N”全域均衡增产计划,不断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持续提升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