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江市紧盯农业生产各环节,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产业协同,推动农产品生产提质增效,为全省农产品供应稳定贡献“内江力量”。
一是粮油生产多点突破,全年产能根基扎实。聚焦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集中连片建设44个千亩高产片,示范面积达5.15万亩。小春油菜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4.81%,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8.3万亩、总产8.4万吨,同比均增2.2%。预计小春粮食播面38.8万亩,产量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4%。大春生产有序推进,434.3万亩粮食作物顺利完成播栽。稳定发展秋杂粮,确保今年全市晚秋粮食面积超80万亩,其中再生稻45万亩、秋洋芋9.4万亩。
二是畜牧生产稳中有进,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狠抓生猪产能提升,通过盘活闲置场6个、复养停养场2个,恢复产能17.2万头。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120.3万头,同比增长1.0%,其中二季度生猪出栏58.7万头,同比增长1.8%,连续两季实现正增长;猪肉产量9.5万吨,同比增长1.9%,稳产保供成效显著。此外,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达0.16万吨、0.3万吨、2.04万吨,禽蛋产量3.3万吨,畜禽产品供应多元稳定。
三是果蔬产业提质增效,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提升行动,分产业、分区域推进标准化生产,上半年改造提升标准化基地0.3万亩;深化与省市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实施特色蔬菜优质栽培等项目提高单位产出。上半年,全市蔬菜产量143.2万吨,同比增长3.4%;水果产量16.98万吨,同比增长6.1%,鲜食农产品供应充足。
四是水产发展特色凸显,产业规模全省领先。持续推进省级川南早虾、鲶鱼鮰鱼白乌鱼产业集群和市中区白乌鱼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带动364座水库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打响“甜城味·甜城鱼”生态鱼品牌。上半年,水产品产量7.73万吨,同比增长4.54%,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6.87亿元,同比增长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