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资阳市“三聚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助力水环境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 2025-08-22 09:39 信息来源:资阳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近年来,资阳市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治理主线,积极探索农业面源治理新模式,助力全市水环境质量提升,2022-2024年连续三年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沱江干流水质稳定达‌Ⅱ类标准。

一、聚焦“源头减量”减污染。一是实施化肥减量行动,化肥使用实现零增长。推广新技术,打造3万亩“三新”技术示范区,辐射带动15万亩。普及科学施肥技术,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改进施肥方式,果园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14.3万亩。二是推动化学农药减量行动,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递减。精准开展病虫害防治,提前72小时预警虫情,测报准确率达92%以上,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常年主要粮食作物病虫统防统治600万亩次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300万亩次。三是规范养殖投入品使用管理,结合“放心农资下乡”“渔政执法亮剑”等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57起,实现行政处罚执行率100%,行政复议“零发生”。推动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从源头上降低抗菌药物,严禁滥用药物和违禁药物使用。

二、聚焦“过程控制”控污染。一是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范规模养殖企业、中小型养殖户配套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达99.7%。因地制宜推广资源化利用模式和技术,促进畜禽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8%。二是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健全收储运体系,培育市场化主体140个,探索建立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引领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64%。三是健全地膜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和长效机制,地膜回收率达86%,有效治理白色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三、聚焦“末端治理”治污染。一是加强农田退水治理,对汛期水质波动明显的典型农业生产区联合开展农田退水水质监测,将4个种植业排污口纳入日常监管,针对病灶专业化治理。二是加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全市226户50亩以上规模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推广“三池两坝”标准化处理模式,安岳县获评国家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三是加强面源污染监测,建立县级及以上河流沿河两岸100米范围内30亩以上规模种植、200米范围内20亩以上池塘养殖管理台账,开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全覆盖核查,核清污染物产生量。建立全市31条干支流沿线点源、面源、风险源800余个,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四是加强受污染耕地治理,4006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