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南充市突出“三化”聚要素 合力攻坚建园区
发布时间: 2025-08-22 17:23 信息来源:发展规划与农业园区处、南充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今年以来,南充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相关部署要求,坚持产业围绕园区建、要素跟着园区走,扎实推进国省级园区补短提升、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园区(以下简称“三化”园区)建设。上半年,132个园区实现总产值169.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

一、坚持集中集聚,高标准建设

(一)聚焦优势特色布局园区。明确围绕4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兰海、沪蓉、张南、成巴、银昆高速公路南充段等五个区域,以及粮油、畜牧、晚熟柑桔、蔬菜、蚕桑五大百亿产业集群等布局园区,推进园区在空间上集聚、在产业上聚焦,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指导县(市、区)在“一带五路五产业”中首期建设顺庆双桥粮油、高坪会龙奶牛等9个“三化”园区。

(二)聚集现代要素建设园区。探索建立“1521”建园模式,即依托现代农业园区1个平台,集成农业全产业链、高标准农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业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5大要素,吸纳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多种现代生产生活功能2类因素,采用品种技术统一、质量品牌统一、加工销售统一的1套经营模式,积极打造农业现代化发展示范标杆。今年的9个“三化”园区,全部对照“1521”要求,按照缺啥补啥思路,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累计谋划项目73个。

(三)聚合项目资金投入园区。出台《南充市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市级财政设立“三化”园区建设专项,出台农产品加工延链政策,安排资金6000万元真金白银支持园区建设。市局相关单位加强项目备案审查,引导县(市、区)整合项目资金5.58亿元,争取专项债、政策性贷款资金9亿元集中投入园区建设。持续用好园区载体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今年以来,已签约招商项目10个、总投资额32.5亿元,蓬安县东片粮油园区招引河北千喜鹤在四川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双培”行动推介活动上正式签约。

二、坚持全员全心,高水平管护

(一)科技到田优化服务管。以园区为主阵地,用好“头雁”工程、东西部协作等平台,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工作站6个、柔性引进国省专家42人,组建粮油、畜牧、经作、蚕桑、水产、柑橘、农机7个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发展分联盟,全面做好“市级巡回、县级包片、乡级蹲点”农技服务。建成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9个、乡农业社会化服务站228个,园区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

(二)智慧入园搭建平台管。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由市农业农村局政府购买服务,运营商免费建设、免费维护、免费安装、免费培训,建设全市统一的“一网测”智慧监管平台,集成农业精细化管理、农情、事前事中事后农事服务和供需农产品精准配送分析等功能,做到实时监控、实时经营、实时推送、实时整改、实时分析、实时纠治。积极推动仪陇县马鞍粮油园区等国省级园区率先接入“一网测”平台,努力让园区农管更加科学、农情更加精准、服务更加优化、让农民更得实惠。全省生猪智慧监管现场推进会在南部县省五星级园区召开。

(三)权责到人各方共同管。修改完善《农业农村领域乡镇(街道)配合履职事项清单》,明确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在园区建设与管理职责。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强化与南充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授信乡村振兴支持资金200亿元,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资金少、融资难等问题,保障园区建设管理稳定投入。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资源技术优势,建立“村集体+农户”“业主+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园区农户稳定增收,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发展积极性。

三、坚持对标对表,高效能补短

(一)推行清单式整改。组织县(市、区)全面摸排园区建设管理问题短板,累计排查市级以上园区问题69个,“制定一园一策”补短提升方案41套。重点推进国省级园区补短提升,累计排查问题36个、完成整改19个。联合市委目标绩效办、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副县级干部任组长的实地抽查组,采取“督导+新闻”模式,常态暗访园区运行情况,就地提醒交办发现问题30个、完成整改28个。对2019年以来实施的园区项目,全面开展绩效自评,以市委农办名义下发工作提醒函10个,督导各地加快项目资金拨付,国省级园区项目资金支出全面达进度。

(二)实行蹲点式指导。结合园区项目时序、农事节点,组织工作专班下沉一线,蹲点跟踪园区建设。今年2月,市农业农村局2名党组成员带队,深入蓬安东片、睦坝粮油园区,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粮油产业建设,高质量承办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受到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高度肯定。8月,再次组织2个工作专班,蹲点指导南部伏虎、西充青狮粮油“三化”项目实施,努力推动形成其余7个“三化”园区同步建设,132个各类园区竞相提升的园区雁阵发展格局。

(三)逗硬竞位式奖惩。将国省级园区补短提升、市“三化”园区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市对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考核。组织流动现场会,召集县(市、区)局长、局属相关科站,对照园区建设标准,对园区建设成效现场验靶、现场评分、拉通排位,对园区建设成效好的,给予市级财政梯次专项奖补;对园区建设成效差的,不予奖补,并在中省项目申报、其余市级财政资金安排中予以惩戒,综合施策,倒逼县(市、区)积极作为、比学赶超,切实抓好园区工作。7月底,召开全市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现场推进会,首批对南部县、西充县“三化”园区建设成效进行现场核验,逗硬落实园区补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