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绍兴市与乐山市开启第二轮东西部协作以来,由越城区结对马边彝族自治县,柯桥区结对峨边彝族自治县,上虞区结对金口河区,诸暨市结对沐川县。绍乐两地深入开展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等全方位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交流交往更加密切、协同协作更加深入、情谊情感更加深厚。乐山先后3次承办浙川东西部协作工作现场会(培训班),“蓝鹰工程”经验被农业农村部转化为政策实施,“两地仓”模式、残疾儿童帮扶经验在全省推广,“小魔芋撬动大产业,撑起沐川农民致富路”作为四川省东西部协作2024年度典型案例上报农业农村部。
一是高位推动统筹有力。两地均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东西部协作五年规划,先后签署深化绍乐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框架协议、重大事项合作协议、“金名片”共建合作协议、“市市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项目会审、人才互派等推进机制。2021年至今,两地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互访交流40次,累计到位帮扶资金8.35亿元、实施协作项目239个。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黄艳、区域协作促进司司长李富君先后来乐调研指导,对绍乐协作工作予以充分肯定。2025年,《四川日报》“浙川同行”主题版面先后2次整版报道绍乐协作工作。
二是产业协作成效明显。围绕构建“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做强“211+”产业集群,两地立足资源禀赋,强化优势互补,推动魔芋、林竹、茶叶、蔬菜、食药同源、水产等特色产业建圈强链,助力沐川获评“中国紫茶之乡”“中国魔芋之乡”、峨边宜坪乡获评“中国高山枇杷第一乡”、金口河被授予“中国川牛膝之乡”“中国乌天麻之乡”、“马边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两地共建产业园区11个,引进落地企业(含专合社)61家,实际到位投资56.7亿元。去年以来,浙江泰盛科技55亿元竹浆纸项目、运达能源科技集团28.8亿元新能源项目落户沐川,浙江祥源控股集团联合金口河开展大峡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浙江流星坪旅游开发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在马边建设森林旅游度假项目,柯峨“飞地园区”年收益500万元用于峨边乡村振兴项目。
三是文旅协作互惠互促。大力开展资源共推、市场联动、游客互送,联动举办绍兴文旅推介会、乐山文旅全球营销走进绍兴等活动,鲁迅纪念馆与郭沫若纪念馆开展交流合作,乐山文旅公益性广告免费投放绍兴地铁1号线,共塑“绍乐同游”文旅品牌。开展职工(劳模、工匠)赴对方市疗休养活动,绍兴1000余名职工来乐开展疗休养。2025年,两地首次推出市民互享景区门票优惠政策,乐山市民在鲁迅故里等12家绍兴国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绍兴市民在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等6家乐山国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互享为期一年“市民待遇”门票优惠政策,共促文旅经济发展。深入开展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发布乐山“大峨眉”“小凉山”四天三夜旅游线路,组织浙川两地28家旅行社共赴峨边考察交流。
四是劳务协作品牌响亮。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蓝鹰工程”,从诸暨沐川试点、到绍兴乐山扩面、再到浙川两省全面推广,在提升学业、促进就业、支持创业、孵化产业方面成效显著。挂牌成立东西部协作“智能制造”蓝鹰产业学院,两地25所职业院校、28家企业(产业协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24个,累计培养学生1999名,其中1261名学生实现高质量升学,54人直接就业,最高年薪达20万元。“蓝鹰工程”经验做法在2024年全国东西部协作培训班作经验交流,2025年被农业农村部转化为“协作帮扶促就业专项工作方案”,在全国组织实施。打造“乐山嘉嫂”“彝领技工”“峨边绣娘”等劳务品牌,彝族刺绣传承人乔进双梅、阿赫秀枝获评国省乡村工匠名师。
五是消费协作惠民利民。高标准打造以“越嘉有味”公共品牌+“两地仓”(产地仓和销地仓)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协作模式,成立“越嘉有味”标准研究促进会,吸纳会员企业50余家;采购4台大型冷链车两地对开,物流时间从3天缩短至26小时,物流成本降低35%。目前,产地仓累计入库农产品5840吨,过境吞吐9546吨、货值5624万元,实现货畅其流、地尽其利、物显其值。遴选优质农产品及生产经营主体42家,对接东部购销主体30家,搭建“绍乐同行 乐GO嘉州”“越商走马·边货入城”等商贸交流平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2021年至今,消费帮扶金额累计超7.8亿元。
六是人才协作持续深化。2021年以来,绍兴共选派276名干部人才来乐帮扶,乐山共选派275名干部人才赴绍学习;目前,绍兴在乐挂职干部8名、专业技术人才30名,乐山在绍挂职干部8名、专业技术人才和干部4名。教育帮扶全方位,乐山53所学校与绍兴57所学校结对,浙江海亮教育整体托管峨边民族中学、沙坪小学,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柯桥—峨边打造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创业“一条龙”帮扶模式,建成小凉山彝区第一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东西融爱·添翼助残”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东西部协作现场培训会在乐召开。两地共建4个医疗协作学科,医疗帮扶实现全链条,去年以来,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评全国PCCM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优秀单位,沐川县人民医院外四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项,“越马青鸟工程”获评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亮点做法。
七是多元协作全面开花。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枫桥经验”,助力打造马边福来村、峨边茗新村、金口河新河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48个。深化社会帮扶,绍兴各界累计向乐山捐款捐物达1.22亿元。大力推广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强村公司健康运行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采取村企联办、跨村联办等形式组建强村公司92家,有效整合碎片化、低效化资源。2024年全市强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15.14万元、营业利润共计355.94万元,助推全市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提升至71.3%,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12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