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在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积极探索新路径,构建乡村环境优化、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多赢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农村面貌改善项目资金12.41亿元,惠及农户4.01万户。
一、建章立制,推动常态治理。建立农村面貌改善考核机制,每年落实760万元对优秀镇村进行奖补;推行生活垃圾处理费制度,农村居民每人每月缴纳1元、场镇居民每户每月缴纳3元,为环境治理提供经费保障。为镇街、村社配备皮卡车、电动保洁车及专职保洁员,设置垃圾收集投放点6000余个、垃圾容器5万个。
二、盘活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推行“拆旧留权、变废为宝”模式,拆除闲置破损农房、残垣断壁2892处,建设微菜园、微果园、微禽园35万个,引导农户利用旧砖、废渣等“四旧四废”材料铺设便民步道、建设休闲庭院、砌筑排水沟、搭建围栏,新增种植1716亩,实现户均增收200元,节约改造成本100余万元。
三、决策共谋,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群众主导、共建共享原则,推行投劳抵筹资模式,组织群众参与户属设施改造,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共300人长期务工,带动群众月均增收1500元。建成20户以上聚居点318个,实施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项目226个,本地工匠占比90%以上,累计发放劳务报酬48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