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针对农村秸秆处理难、成本高、污染大等问题,深化国家级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采取以疏代堵方式,全力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农业增产增收。
一、夯实保障基础。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小组,明确包联领导、镇街、村、社责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领导包联、主体回收、农户参与体系。制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秸秆综合利用“以奖代补”管理办法,整合180万元财政资金,按照120元/吨标准对秸秆回收利用企业予以补助。
二、建立收储体系。按照有场地收储秸秆、有设备处理秸秆、有制度管理秸秆回收、有标识明确回收秸秆等“六有”要求,采取2万元/个补贴建设方式,建成云顶镇秸秆利用中心等秸秆回收示范点25个。引导示范点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设置2—3个秸秆收储点,每个点配备3人以上的收储队伍,配套粉碎、打包、运输设备,推动秸秆收储1万吨,收储率90%。
三、推动回收利用。摸排潜在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建立秸秆利用主体台账、秸秆收储台账,培育发展金田油茶种植、嘉盛农业等秸秆综合利用主体50户,探索秸秆制粒和压块燃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原料化利用,用于造纸、生产饲料原料等,同时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年消耗秸秆28万吨,占比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