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广元市昭化区多元盘活闲置资产 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8-14 15:38 信息来源: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近年来,昭化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的相关要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导向,在昭化镇天雄村试点推行闲置农房“1+4+X”村集体收储盘活模式,并在全区实践中总结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五个一批”路径经验。2025年上半年,全区盘活闲置资产55处、产值2546万元,农村闲置资产利用率达52%;流转土地、林地2000余亩,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300余元,开创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组织壮大、产业升级的新局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位统筹构建工作新格局。一是筑牢组织“领航塔”。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员涵盖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住建等17个关键部门。明确专项小组作为改革“主攻手”,负责政策制定、项目审批、资源调度等核心任务,形成“区委统筹、专项小组主攻、部门协同”的责任链条。二是织密机制“运行网”。2025年以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先后2次专题研究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制定2025年工作要点、落实台账、分工方案等4项配套政策文件,将192项改革任务分解到62个职能部门,其中涉及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2项,实行“清单化+责任制+时间表”动态管理,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三是夯实激励“动力源”。创新开展“一镇一改革创新,一部门一改革重点”行动,将农村闲置资产资源盘活利用工作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内容。区委设立“改革先锋奖”“改革创新标兵”,对2025年度推动改革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鼓励,对入选市级以上改革试点和得到国家、省、市肯定的项目给予资金配套和政策倾斜,有效推动闲置资产盘活工作高效开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夯实闲置资产资源盘活基础。一是理清“一张”家底清单。组建闲置资产资源清理专项工作组,深入全区12个镇132个行政村,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农村闲置土地、厂房、设施农业大棚等资产资源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资源台账。全区共排查登记老村委会、校舍、厂房等闲置房屋资产106处,为后续盘活利用提供了详实依据。二是建立“一方”管理平台。按照“资源类型、权属关系、闲置原因”等维度,对排查出的闲置资产资源分类建立“一村一册”动态管理台账,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广元市昭化区农村产权交易协同服务平台,实现资产信息、交易流转、收益分配全过程“线上+线下”双维度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累计发布资产资源招商、租赁、流转等信息218条,促成交易78笔,交易金额575万余元。三是坚持“一个”试点先行。以昭化镇天雄村为盘活闲置资产的“试验田”,聚焦“小切口、深挖掘、强带动”,创新推出“1+4+X”村集体收储模式,探索开展委托出租、合作开发、回收开发、入股经营等4种盘活方式,结合实际创新“X”盘活模式。目前,天雄村已盘活闲置农房6处,盘活主体户均增收2万余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10人,其中月阳客栈、浙川荟馆效益明显,为全区大范围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提供了可复制的“天雄范式”。

(三)推广“五个一批”,多元路径激发资产资源潜在活力。一是“内部挖潜一批”。针对农村闲置房屋、机械等,通过功能转换、改造升级实现“旧物新生”。清水镇松梁村将原松梁村、茯苓村闲置办公楼,用于由村集体领办的农创服务合作社,改造农机农资仓库及办公用房,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机入社860台,带动社员人均增收1000余元。二是“公益转化一批”。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将闲置资产转化为公共服务设施。昭化区29个撤并村阵地改建为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3个建成拣银岩党史陈列馆、柏杨村史馆等革命教育基地,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增收2万余元。三是“招商盘活一批”。通过“资源+招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闲置资产运营。依托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改造提升原京元村老旧学校,建成集餐饮、住宿、休闲、职工书屋、舞蹈室、农文旅电商运营中心、文化广场等为一体的提阳水乡驿站,引进中国邮政、中国移动、昭化供销公司等进行租赁承包及股份合作,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分红50元以上。四是“自主经营”一批。鼓励村集体或村民自主经营,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创收项目。卫子镇整合园区村各类资产资源,组建“广元市强村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新荣村老村委会开展研学、餐饮、休闲旅游等项目。五房村成立“四川五房本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百禽园、科普大棚进行二次开发利用,自主经营研学、旅游团建等项目。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增收5万余元。五是“生态利用一批”。依托乡村自然禀赋,将闲置资源与生态产业结合。投入资金250万元,利用五房村闲置的55亩林地建成雲想露营基地,引进广元市雲想旅游开发公司承包经营,年经营性收入65万元左右。百胜村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盘活闲置土地300余亩,有效带动群众就近就业70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

(四)强化要素保障,助力闲置资产资源增效升级。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出台《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盘活闲置农房工作方案》《广元市昭化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审批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指导文件。规范农村闲置土地盘活程序,为资产出租、转让、抵押提供法律依据,增强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二是加大财政扶持。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126万元,整合涉农资金344.7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000余万元,重点支持土地流转、闲置资产改造等项目,形成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产权融资机制,目前帮助经营主体获得信贷支持1.57亿元,并对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脱贫人口贴息补助200万元,对农业产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风险补偿金200万元。三是加强主体引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5年以来,开展招商活动14次,成功签约2个亿元项目,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1家,巩固培育农业企业2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7家、家庭农场804家,形成了多元化经营主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