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专业服务模式。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服务建设方案,整合农资供应、金融保险等资源建立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组织6个,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邀请省市高校院所专家、重点企业技术骨干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惠及新型经营主体200余家。
2.深化人才招引培育。实施新农人招引工程,建立“国资平台内部转聘+市场化公开选聘”双渠道机制,精准选聘既懂农业知识、又懂市场运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千名本土人才培育行动,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等系列培训,选拔储备乡土人才1900余名。
3.强化政策精准支持。建立“补投入+促升级+奖创新”政策体系,对经营流转土地30亩及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按面积给予土地流转费用补贴,给予新购加工设施设备、开展良种繁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价格补助、创新奖励。目前,累计向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补助、奖励资金超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