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善治聚力,激发自治活力。构建“村两委牵头+干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设立12个村民议事点,化解矛盾38起;创新“门前三包”“一户一管家”机制,村民自主整改环境问题489个,参与率达100%;以家风榜样、“喇叭课堂”育化乡风,实现德治润心。
二是细塑新貌,提升宜居品质。生态筑基,整治盘活撂荒地2000余亩转型为现代农业园,“拆危建绿”实现“颜值”“实用”双提升;设施固本,打造“30分钟清洁圈”;文化铸魂,建设家风馆、农耕壁画,年吸引游客5000人次。
三是微改赋能,激活内生动力。推行“户主认领+村委指导+邻里监督”机制,庭院管护率达90%;升级“微菜园”,农技专家团送技下乡,户均年增收800元;创新“样板引路+动态考评”改厕模式,卫厕普及率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