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资阳市乐至县创新“四化联动”机制
夯实脱贫劳动力就业基础
发布时间: 2025-07-29 15:05 信息来源:资阳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2025年以来,资阳市乐至县聚焦脱贫劳动力就业核心需求,创新建立“四化联动”机制,将常态化、多元化、精准化、长效化要求贯穿就业服务全链条,有效夯实了脱贫劳动力就业基础。截至6月底,全县已有1.97万余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100.18%,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提升。

一、坚持政策协同常态化,织密就业支撑网。县农业农村、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把“惠民帮扶政策协同”写进年初工作计划,以“资金保障”激活就业动能。为1.07万户脱贫家庭及监测对象发放外出务工补贴1300万元,减轻外出就业成本;投入103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400余个,专项托底安置半(弱)劳动力,实现“弱劳力也能稳增收”。同时发放个人及中小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490.4万元,以惠民政策激励激活新就业群体自主创业活力。

二、坚持岗位供给多元化,拓宽就业选择面。坚持党建引领,依托“零工爱心驿站”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岗位对接平台。通过集中招聘、直播带岗、自主求职等多种方式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岗位供给与技能需求的精准匹配。截至6月底,累计举办招聘活动37场次,吸引543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2.45万个,覆盖1500余个工种,确保不同技能层次的脱贫劳动力都能找到适配岗位。

三、坚持定向服务精准化,破解就业供需差。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订单式培训+定向输送”机制,精准锁定脱贫劳动力、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动态更新就业信息库,实时掌握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紧贴市场缺口,针对性开设养老护理员、西式面点师等13个紧缺工种培训,精准赋能530名技能短缺人员,从源头破解“想就业却缺技能”“有岗位却缺适配”的结构性矛盾。

四、坚持保障输送长效化,构建就业稳定圈。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加快培育韵达物流、奋安铝业等龙头企业,发展绿色生态特色产业,打造“家门口就业圈”,全方位支持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累计向重点企业输送劳动力1979人;引导乐至县清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35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1005个,为脱贫家庭大学毕业生搭建“就业缓冲带”,实现从“能就业”到“稳就业”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