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好一方便”(收入好、环境好、生活方便)为小切口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经验被《四川三农》采纳。
1.镇村规划水平不断提升。将全市1791个村科学划分为产业提升型、城乡融合型、特色保护型、乡村旅游型、生态修复型五类村庄分类建设,完成40个乡镇级片区规划和50个村级片区。开展首批17个聚居点建设,引导乡村人口沿城市近郊规模聚集、沿场镇周边适度聚集、沿公路两边松散聚集。
2.示范创建成效明显。深入实施全市和美乡村“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程,3年来共培育示范村100个、达标村1000个,“百千”工程圆满收官。承办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荣膺“全国最具影响力奖”。试点探索城乡融合城市远郊型乡村振兴模式,持续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带建设,高县庆岭列入全省“百片引领、千村带动、万村补短”建设工程首年先行片区打造。
3.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开展“三清四化”清洁村庄行动,打造美丽庭院2427户,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3%、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占比达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