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自贡市荣县铁厂镇创新探索“133”工作法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发布时间: 2025-07-22 15:14 信息来源:自贡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近年来,荣县铁厂镇积极探索农村资产资源管理利用路径,紧盯闲置资产盘活,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增收。截至目前,已组建村集体经济公司1个,全镇盘活闲置房屋5960平方米、闲置农用地585亩,推动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带动50户农户年户均增收1000余元,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绘制联农、带农、富农新画卷。

一、“一张清单”厘清家底明细

一是上下联动摸清底数。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底数清查工作,采取上下联动方式,组织各村、组全面清理资产资源,做到账实相符,确保各村集体资产资源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截至目前,全镇农村集体总资产5320万元,资源面积8.9万亩,资金311万元。

二是分类管理建立清单。全面摸清镇内闲置低效资源资产位置、面积、结构、权属等情况,实行清单化管理,制定镇、村、组三级闲置资源资产清单,做到“一张清单”明家底。

三是健全“三资”管理体系。镇内设“村社财务托管中心”,用好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统一规范管理农村资产资源。镇上配备2名专职人员,各村明确1名经办人,落实“三资”管理“月清理、季盘点、年清查”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二、“三条路径”做实盘活措施

一是“盘活+文旅融合”。盘活原国有企业废旧厂房,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为核心,引入贡陶科技等社会资本,打造“1954”紫陶园。由大丰村等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成立陶乡里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有效盘活周边耕地155余亩、林地180余亩、闲置农房4户、废旧厂房2处,建设田园餐厅,推出陶茶研学、农事体验、垂钓采摘等活动,年均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为周边28户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及农特产品销售市场。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整合石笋沟内闲置农房7户,建成“石笋山居”,推动民宿二期建设,实现年收入10余万元,有效带动周边6户农户发展农家乐,户均增收2万元,极大提升石笋沟内旅游接待能力。

二是“盘活+特色产业”。大沟村、黑观音村盘活200余亩闲置土地,种植金丝皇菊,带动农户年均增加收益2000余元;茨芭坳村经济联合社带领村民开垦闲置林地50余亩,规模化种植“醉妃红”樱桃2000余株,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

三是“盘活+公共服务”。围绕公共服务提升,充分利用闲置资产资源,分散闲置办公场地500平方米,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3余万元;修缮整治黑观音、三台等村破损山坪塘、蓄水池14个、拦河堰3座,增加蓄水量3700方,可供应300余农户生产用水;统筹整合“零星”“空闲”集体建设用地,建成停车场4个、1200平方米;充分利用高石梯玻璃观景台等场所,打造镇内农特产品交易场所“农夫集市”1处,方便农户就近销售农产品。

三、“三项机制”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建立资金补短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评估”的双向需求摸排机制,梳理各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形成需求台账,整合财政奖补、水利抗旱、财政衔接等资金,集中财力补齐短板。仅2024年,整合各类资金1200万元,实施10余个项目,推动7个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

二是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从资产摸排、系统操作、财务规范、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培训,完成镇、村、组三级人员培训6次。落实村民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制度,做到事权、财权分离。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保障群众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将集体经济发展实效与村居年终考核、村(社区)“两委”干部绩效收入挂钩,对集体经济增收显著的村(社区),给予表彰奖励和项目倾斜,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对工作推进不力、增收缓慢的,进行约谈提醒并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