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安区农业农村局创新构建“监管+服务”双轮驱动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下乡服务、强化执法检查、推进标准建设等措施,全力保障农资市场秩序。截至当前,累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20次,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3起,组织放心农资下乡活动8场,建成农资标准化示范门店5家,为全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严格执法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检查农资经营主体152家,查处违法案件3起,罚没金额1.4万元,公布典型案例1起,形成有效震慑。二是强化源头治理。建立经营主体档案,实现“一户一档”管理,重点核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质量。三是健全监管机制。开通举报热线,受理投诉17件,办结率100%,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二、开展下乡服务,保障农民权益。一是组织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8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30家诚信企业参与优质农资展销。二是加强普法宣传。举办经营主体培训会5场,培训从业人员600余人次,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500份。三是优化服务方式。组织农技专家现场指导选购,解答农民咨询800余人次,提升农民识假辨假能力。
三、推进标准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开展农资门店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建设标准,建成示范门店5家,计划三年内实现全覆盖。二是实施分类监管。建立重点监管名单制度,对违法经营主体加大检查频次。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农资购销台账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下一步,广安区将持续深化农资监管工作,扩大标准化门店建设覆盖面,常态化开展下乡服务活动,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