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落实,特别是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了强化“三统一、三联动、三保障”工作格局,推动“十年禁渔”从“攻坚”向“持久”、从“治标”到“治本”转变,渔政执法成效明显。2024年,通过渔政执法监控平台辅助执法,全市查办非法捕捞案件251件,其中监控区县(市中区、犍为县)查办80件,利用视频监控破获案件61件、占76.3%,打击非法捕捞实现“快准狠”。在岷江干流监测点位单位捕捞量均值为22.65千克,首次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鱼类长江鲟11尾。
一、强化“三统一”
一是统一规划。制定3年完成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重要水域渔政监控全覆盖计划,今年完成岷江、青衣江全覆盖。通过查处涉渔案件,在补救措施中落实资金在三江支流和盲区新安装摄像头16个。
二是统一软件。为降低监控识别误报率,今年对全市监控统一安装AI算法,做到监控一套系统、执法一张网。对监控盲区、抓拍不清晰、热成像不能调焦等问题,逐一指导优化设置。
三是统一部署。针对非法捕捞人员平时踩点、节假日下水,白天游玩、夜间作案的规律,落实“监控24小时在线、节假日执法不打烊,线上监控调度、线下暗访执法”的工作部署。今年正月初一和十五,市中区通过监控和蹲守,分别抓获了一伙非法电鱼嫌疑人。
二、强化“三联动”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牵头组织四个专班单位依规开展“护渔亮剑”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公安、海事、水务监控联动共享,我们通过调取行业部门监控破获5起非法捕捞案件,公安机关调取渔政监控破获1起失窃案件。
二是强化上下联动。组织开展非法捕捞嫌疑人群、“三无”船舶水域、涉嫌加工售卖野生鱼餐馆等信息摸排,结合市级监控平台建立线索台账,对问题水域的监控设置自动巡航。去年,我们经过3个月蹲守,组织市中区公安、渔政执法人员于3月21日收网,在五通桥区抓捕非法捕捞售卖野生鱼团伙9人,受到国家长江办通报表扬。
三是强化干群联动。在36个非法捕捞重点水域,发展热心群众、垂钓爱好者、渔具店老板为渔政执法线人43人(市级15人、县级28人)。2024年,通过干群联动成功破获电鱼案3件、网鱼案5件。
三、强化“三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建立禁捕退捕协调机制,构建“1+4+14”组织体系,1个禁捕退捕局际协调机制,4个牵头单位,14个成员单位,形成“上下联通、左右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运行保障。市级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用于渔政执法,建成市级渔政监控指挥中心,市中区、犍为县建成渔政监控平台和执法船艇,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夹江县、峨边彝族自治县正在新建渔政监控平台。制定垂钓管理办法、联席会议制度、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常态部门联动执法。
三是强化监管保障。常态开展暗访督查通报,并将长江十年禁渔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生态环保“党政同责”考核。2024年,邀请驻局纪检组先后6次到县督导渔政监控平台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