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绵阳市水果产量增长7.5%。数据的背后,是绵阳沃土孕育出的“甜蜜”景象。
安州,放眼整个安州区河清镇,2025年,全镇西瓜种植面积约200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2000余吨,产值可达3000万元,种植的西瓜除了满足绵阳成都德阳周边城市需求外,还将销往湖南、贵州等省份。目前,安州区依托当地水果产业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基础及自然生态条件,种植的西瓜、猕猴桃、柑橘、葡萄等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计划到2027年,全区特色水果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并将持续推广轻简化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品种改良培优、基地标准化建设等工作。
三台,三台县乐安镇一源家庭农场桑葚采摘节拉开帷幕,成都、绵阳等地游客纷至沓来。这片昔日的传统农田,正通过“桑果+旅游+加工”的多元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乐安镇桑葚产业年产值已突破200万元,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既能拿土地租金,又能参与分红,农忙时日均还有120元劳动收入。目前,乐安镇全镇水果产业生产规模共计4000余亩,除了桑葚,还形成了小葡萄、青脆李、黄桃、草莓等特色水果产业。作为农业大县,目前三台全县水果种植面积已达8.8万亩,年产量7.5万吨,产值10亿元,培育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三台崭山米枣。据统计,绵阳三台县的家庭农场、专合社、公司等水果生产经营主体约有180家,规模种植生产基地3.7万亩。
不只是安州、三台的水果产业也已成为种植业中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在绵阳,柑橘、桃子、葡萄、李子、樱桃、车厘子、蓝莓等多种多样的水果不断丰富着市民们的果篮子。近年来,绵阳市通过优结构、提品质、强品牌、延链条等方式,推动传统水果产业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力,采收与农旅相融合,不断提升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