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作为成渝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管出来”和“四个最严”等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遂宁以“全链条监管”为核心,以织密“监管网”为重点,持续推动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农安监管模式。
- 高位推动,以立法建机制
一是高度重视。遂宁市始终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高位推动监管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副市长每季度召开专题会,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区县绩效考核,层层压实属地责任。二是重点部署。全市建成114个乡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和1512个村级服务点,构建“市—县—镇—村”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配备313名专(兼)职监管员,实现监管全覆盖。不断配齐胶体金免疫速测,2024年,采购3.6万批次检测卡,新增检测仪12台,开展风险监测4万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9.7%以上,豇豆、柠檬等特色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三是纳入地方立法。在全国率先将农贸市场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纳入《遂宁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地方立法,明确要求市场开办者、场内经营者和有关部门应当“查验留存承诺达标合格证”等质量安全证明文件,为农贸市场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提供了法律支撑。
- 探索创新,延链市场监管
为加强食用农产品溯源管理,我市积极探索承诺达标合格证“分散开具、集中存储、统一打印”新模式,以四川纵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试点,推动食用农产品收购(批发)主体二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联通“收、储、运、销”各环节,有效推动食用农产品溯源管理。创新市场环节二次开具承诺证打通责任溯源全链条得到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简报刊发。2024年,全年开具合格证78.84万张,其中四川纵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具合格证2.3万张。
- 多方联动,促进追溯闭环
一是一支队伍,专业监管。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组建专业监管队伍,每周定期检查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情况,全年查处未开具合格证案件5起,立案处罚5件。同时,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攻坚月行动,每月不定期开展执法查验工作,全年监督抽查38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6个、立案20件、罚没金额6.302万元。二是双向查验,产销衔接。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时出具合格证或通过驻场快检补证后入场;采购者离场时,必须查验场内经营者二次开具的合格证方能离场。最大限度发挥农批市场的集散作用,强化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流通的产销衔接。三是三位一体,信息互通。深化智慧监管,实现了农业农村部门的省级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平台、市级食用农产品销售环节追溯系统、农批市场道闸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将合格证的线上开具、扫码验证及票据打印等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全链条信息化追溯系统。四是四方联动,全链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市场管理方负责宣传培训与出入查验合格证;场内经营者负责进货查验与开具合格证;入场采购者负责录入信息与出场亮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市场管理方、场内经营者、入场采购者落实各方责任。通过四方紧密合作,形成查验闭环,保证合格证的顺畅流通,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溯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