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转就业“扩容”。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机制,深化与浙江湖州、成都邛崃等地区的劳务对接协作,常态开展“春风行动”,加大对务工人员统一组织输送力度,以组织化转移输出形式,确保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有去处”“务工有渠道”“维权有人管”。2025年以来,全县实现2.6万余名脱贫劳动力跨区域务工就业,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2.就近就业“增效”。持续放大零工市场、产业园区、就业帮扶车间在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业优势。创新“固定用工+灵活作业+居家作业”运营模式,建成输变电、医药健康零工市场各1个、“微工厂”12家,吸纳带动脱贫人口就业1152人。打造“国企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依托8个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3715名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分类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全县53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715人。
3.安置就业“兜底”。坚持“科学开发、人岗匹配、一人一岗”原则,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及实际情况,联动人社、自规、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开发保洁员、护林员、治安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脱贫户中的弱劳力、半劳力、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难人员到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2025年以来,投入资金1263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8285个,安置脱贫人口8443人次。(岳池县农业农村局 奉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