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全机制促进规范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保障、考核调度、共建共治制度,试行区、镇、村及生产主体“3+1”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监管主体责任人、村级协管员600余人。在专合社、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配备农残速测室,建设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自助服务点15个。
2.信息智控加强流程监管。开展重点品种农产品产地溯源信息采集,引导生产主体采集生产品种、上市时间等追溯信息1100余条,生成重点品种监管数字地图。全面推行农产品查证索证,开展农产品到货登记、销售记账等流程数字化赋码管理,实现产品信息全流程联网共享。
3.检查反馈推动全域追溯。成立农产品检查工作组,借助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分片区分网络开展生产经营主体基础情况随机抽查巡查。探索建立“扫码评价+信用公示”评价体系,对评分较低的经营主体纳入黑名单管理,问题溯源处置率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