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四川广元“片区化”联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 2025-11-03 15:43 信息来源:广元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促进处 点击数:1

四川省广元市立足盆地北部山区实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推行“片区化”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资源要素,联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效破解乡村资源分散、治理细碎、投入不足及持续发展困境。

一、打破行政藩篱,构建乡村片区发展新局

聚焦破解乡村资源分散难题,以片联村全域提升。因地制宜划片区。综合考量片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趋势等因素,5年规划建设21个先行片区,串珠成链、聚链成片。2025年重点推进7个省市级先行片区,实施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等项目93个。多规合一优布局。强化市域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规划在片区层面深度融合。精准谋划片区差异化发展路径,明确功能定位。突出特色建组团。探索资源优势转化路径,打造以曾家山“清凉”生态资源为代表的避暑民宿组团,以翠云廊“千年古柏”遗产资源为代表的“蜀道徒步游”农旅融合组团,以“黄猫垭战役”红色资源为代表的红色美丽村庄组团,形成“一片区多组团、一组团一特色”差异化发展格局。

二、深化产村同建,推进片区兴产强村富民

聚焦破解产村户一体化发展难题,以片联村带户发展。片区建园强产业。大力推行“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以旧园拓新园,以园区促片区”模式,2024年以来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4个、改造提升40个。昭化区天雄省级先行片区年底将新建成粮经现代农业园区5300余亩,片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2.3万元以上。联动补短优环境。坚持农房建设与风貌管控并重、基础补短与环境治理同步,建立片区村庄“一图一案一清单”项目管理机制,出台农房建设管理15条硬措施,开展“蓝顶子”专项整治和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同步推进片区内路水电气讯“五网”互联互通。集成服务惠民生。坚持设施集中布点、一网通办到村,依托片区中心村,大力培育“一村六员一主播”(政策宣传员、技术推广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安全监督员、文明劝导员 + 本地农产品带货主播),设立便民驿站,构建“30分钟便民服务圈”,片区民生事项办理率达95%以上。

三、强化党建引领,构建片区协同治理体系

聚焦破解乡村治理细碎难题,以片联村多元共治。建立片区共治体系。推行“党组织引领+网格化管理+‘两新’组织参与+村民联动”的“四位一体”共治模式,建立联席会议、联合决策、联动推进机制,实现跨村事务协同办理。建设片区综治中心。加快建设乡镇社会治安综治中心,“7+2+N”体系(7项基础功能+2项核心功能+N项特色服务)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朝天区沙河镇、羊木镇通过建设贯通区、镇、村三级智慧综治平台,矛盾纠纷调解提速60%以上。提升自治德治效能。全域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发挥村规民约和“乡村知客”作用,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纳入积分管理。旺苍县制定节俭操办红白事10条倡导性标准,平均礼金从300-1000元下降至100-300元。

四、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片区共建共营共享

聚焦破解乡村可持续发展难题,以片联村统筹运营。多元投入强保障。创新建立“乡村振兴基金引导+财政奖补激励+社会金融资本协同”投入机制。以片区为单位统一包装、申报和实施项目,2024年以来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7.3亿元,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入15亿元。市场运营活资产。推行“政府引导+市场运营”方式,探索组建乡村运营公司,统筹经营管理盘活片区资源资产。利州区月坝片区通过“村集体+国有平台公司+专合社”三方联合运营模式,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530万元,带动人均务工增收3000元。联农带农促增收。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合社为纽带、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农户深度参与的联农带农机制。分片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40个,大力推进农产品“广供成都”“广供杭州”,带动80%在家农户就地发展、就近务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