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绵阳举行2025年秋季农机示范推广现场培训活动,助力全市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现场观摩时,有一款“绵阳造”玉米收获机,它个头不大,却能迅速准确地前进,所过之处,秸秆被粉碎,玉米则被脱皮后收入“囊”中。
“我们研发出来的这个玉米收获机,长度约2米,宽0.7米,高1.2米,能够适应不同坡度和平整度的农田,到达大型农机到达不了的地方。”绵阳市朝育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的初衷是想深耕‘山丘智能农机’的赛道,解决山区丘区耕作、收获面临的实际问题。”
该负责人还透露,该机器当前处于中试阶段,已经开始量产,受到了云南、贵州甚至山东不少农户的欢迎。此外,他们的微耕机、割草机等也在加速迭代中,希望能进一步解决丘区农户的生产痛点。
观摩的一路仿佛一场大型“T台秀”,而这一次,农机是主角。除了朝育机械展示的自主研发的农机外,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安州区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油菜毯状苗现场、烘干中心、农机维修中心、社会化服务超市以及机械化移栽和直播实操。
在绵阳吉峰农机有限公司,拖拉机、秸秆打捆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开沟犁、植保无人机等一系列农机整齐排列,国内外先进设备在这里一应俱全,大家直呼一饱眼福。
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科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绵阳市拥有农机59.38万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7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绵阳市安州区、江油市已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未来,绵阳将重点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管护使用服务、农机支撑本地特色农业产业、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农机技术人才五个方面的能力,推动更多的农业环节实现“机器换人”。
此外,本次培训还讲解了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相关政策、农机安全相关工作和农机产业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