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南部县拥有晚熟柑橘种植的自然禀赋,传统分散经营模式凸显规模化不足、生产标准不一、市场议价能力弱等痛点,单个农户生产成本高、销路窄,优质柑橘难以溢价销售。2023年8月,南部县满囤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借鉴瑞安市“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牵头整合南部县梦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9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组建南部升东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面积1.2万亩。创新推行“五个统一”经营模式,精准破解散户种植“标准乱、技术弱、成本高、品牌弱、销路窄”的痛点,探索出小农户抱团发展、规模化对接大市场的产业新路径。2025年,联合社预计产果3000万斤,产值8500万元,较同期增产19%,增收29%。
二、特色亮点
(一)统一标准,夯实品质基础
联合社以优质生产为导向,会同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南充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共同制定覆盖品种选育、种植管理、采收分级全链条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全程标准化生产。推进“两品一标”认证,成功培育认证产品3个,从源头保障联合社晚熟柑橘的品质统一与稳定。
(二)统一采购,降低生产成本
建立“供应商竞标+集中议价”的农资采购机制,对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实施统一采购,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与成都上嘉金狐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首批引入200吨符合欧盟标准的有机肥,通过批量采购使亩均综合成本下降10%。同时建立完善农资质量溯源体系,严防劣质农资进入生产环节。
(三)统一管护,提升生产效益
形成“专家驻点+本土培育”的技术服务模式,与南充市农科院达成战略合作,技术团队定期现场指导,每年培训本土技术人员及农户300人次,切实提升果园管护的专业化水平。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采用无人机飞防技术,每亩节约成本6至8元,年节本增效10余万元。创新推行劳务承包管理,由当地群众分片承包50-100亩果园,按株计酬,实现年人均务工增收4000元以上,既保障了管护质量,又促进了本地就业。
(四)统一宣传,增强品牌价值
依托“南部至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毛氏果府”产品品牌,统一视觉形象与包装设计,品牌辨识度提升35%。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运营“山水农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抖音账号,全方位展示产品优势;参与中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四川省农业博览会、“南部味·温州情”专场推介会等各类展销推介活动30余场,品牌溢价率达42%,推动南部农产品由“土特产”向标准化品牌商品转型。
(五)统一销售,拓宽增收路径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产销两端联动”的销售体系,联合瑞安传媒集团、南部县电商协会及“三农”直播联盟共建直播基地与“瑞安—南部山海共富”专属直播间,在抖音平台设立线上销售专区;设立专职营销团队,精准研判市场动态,提前对接上海、嘉兴、北京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借助浙川东西部协作机制,在温州、瑞安布局销售专柜5个,产品成功入围瑞安市机关食堂及工会采购目录,建成浙川直采直供基地2个,推动晚熟柑橘实现订单化生产,销售单价较散户经营时期提高0.5—1.0元/斤。
三、经验启示
南部升东果业联合社的实践为丘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是抱团发展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有效途径,通过联合社整合资源,有效提升市场议价权与抗风险能力。二是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统一宣传与品牌塑造可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三是全链整合是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打通生产、采购、管护、宣传、销售等各环节,形成闭环产业链。四是政社协同是长效发展的保障,政府强化政策支持与平台搭建,联合社聚焦市场化运营,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南部县升东果业联合社借助“五个统一”模式,有效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当前位置: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