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广元市农业农村局以提升农业领域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标,全力打造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稳定透明的涉农营商服务环境,为全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全力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本级窗口对授权市政务服务中心无差别综合窗口受理的事项主项20项,办理项29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做到明确事项清单、办理标准与权责分工,有效避免“多头跑、重复问”,政务服务便利度更加提升。二是对进驻政务大厅的事项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办件模式,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实施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依申请行使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一次办比率均达到100%,电子证照生产率达到100%,承诺提速达到85%以上,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三是积极推出个性化服务。围绕猕猴桃产业的涉企事项按照“初创-运营-注销”生命周期形成“产业链服务清单”,市政务中心设置有专门负责机构、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也有专人负责,企业只需“进一门、找一人、办一事”,极大提高群众的办事效率。四是依托“天府通办”广元分站点,建成农机补贴、农机购置、检疫申报等94个移动端应用,实现“掌上查、掌上办”。五是全面推行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对涉及的水产苗种生产审批中的亲本来源证明实行告知承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程和告知承诺书,对全市农业农村系统50项依申请行使政务服务事项中的9项委托下放到乡镇,方便群众“就近办”。
(二)注重宣传服务更加精准。积极指导县区推动各项惠农利企政策落地见效,切实降低农业市场主体运营成本。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通过法治政策宣传、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册、入企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涉农市场主体。二是加大财政补贴“一卡通”直达政策宣传。依托全省统一的惠农“一卡通”平台,所有的涉农补贴如耕地地力补贴、稻谷补贴、种粮大户奖励等等全部通过阳光审批系统直接到人到户让主体和个人明白政策清楚环节。三是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行为。通过“目录外无收费、财政补贴全覆盖、违规收费比查处”的组合措施,除了“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外已实现面向群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本清零”。
(三)维护市场秩序公平透明。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涉农经营主体营商环境。一是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等侵农害农行为,保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二是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实施2025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良好者减少检查频次,对失信者实行联合惩戒,引导行业诚信经营。三是严格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和处理农业市场主体的合理诉求,做到“有诉必应、有案必查”。
(四)靠前服务优化产业服务供给。一是加强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二是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参加或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参加成都第11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天津市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杭州市“天府乡村”优质农产品浙江行推介会、重庆市举办的2025年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成渝地区推介周活动、巴中市第5届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助力企业多渠道开拓市场。
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2025年“双随机、一公开”制定联合抽查任务8个,本部门抽查任务12个,事项清单共计20项,检查涉农经营主体63家,发现问题11个,已全部整改。全市开展拉网式检查种子经营门店1211家,市县两级督查127家,随机抽取种子样品248份(含1份网络售种),门店经营品种抽样覆盖率超30%,开展种子质量检测和品种真实性田间种植鉴定合格率98%以上,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全部合格。已组织参加或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会8次以上,参与企业累计现场销售金额约为500余万元,订单金额约2000万元。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涉农服务推进落细,不断巩固拓展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坚实的保障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
当前位置: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