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以“善治”之笔  书和美乡村
——富顺县赵化镇古木村“三三”工作法绘就乡村振兴“善治底色”
发布时间: 2025-10-31 17:31 信息来源: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 点击数:1

富顺县赵化镇古木村聚焦破解干部干群众看、意见诉求反馈渠道不畅、农村生活幸福感不够强等基层治理难点问题,创新民主议事机制、拓宽民意反馈渠道、改善农村生活面貌,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群众事群众议、有诉求必回应、产业兴农村美……以高效能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古木村有序推进,一幅宜居宜业和美古木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古木村先后获评省级卫生村、省级四好村,市级先进村党组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众人事、众人议,三项机制构建民事民议新模式

一是村规民约赓塑新风。坚持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守,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征求意见建议70余条,总结形成涵盖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等4方面10条村规民约,并通过合法性审查,确保既贴合村情民意、又符合法律规定。强化约束管理,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制定红九条负面清单,明确不按规划乱建房9项负面情形,违反者3个月内不出具村级手续,推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风尚。

二是积分管理赋能自治。围绕孝老爱亲、洁美家庭、创业先锋、公益明星四个方面制定8条积分细则,由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建公开评审组,按月入户开展积分评定,每季度分类评选先进典型,并在荣誉墙公示激励。依托川善治和道德积分超市,通过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农资产品,激活村民参与治理内生动力。先后涌现出孝老爱亲模范3户、洁美家庭7户、创业先锋3人、公益明星2人。

三是乡情小院激活末梢。按照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规模适度原则,建立大柳树乡情小院2个自治单元,每个小院覆盖10-30户群众。推行每月26阳光议事日制度,组织小院群众坐下来、细细聊,聚焦邻里矛盾、政策兑现等开展讨论议事,村“两委”干部列席跟踪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实现小院治理从要我干我要干。截至目前,已累计通过小院议事解决道路亮化、污水排放等民生矛盾问题13件。

二、沉一线、听民音,三项举措畅通意见建议广渠道

一是试点单元精准听按照便于服务、有利治理原则,选取古木村1组为村级治理试点单元,组建由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治理小组,一户一档梳理人口信息、生活状况、政策享受等基本情况。面对面逐户收集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实行研判解决反馈处理机制,推动民情民意主动吸纳、落地有声。截至目前,累计解决春耕生产用水等群众反馈问题7个。

二是基层听音广泛听由驻村领导、驻村干部、镇级部门组建工作组,通过设立接访点、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引导群众畅所欲言,广泛收集产业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党风廉政等方面的社情民意热点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及时回访已解决问题、督促待解决问题,有效解决一批急事难事愁事。截至目前,实施一线接访活动2次,收集问题21件、解决率达90%

三是双墙联动针对听聚焦诉求渠道再拓宽,在村内集居点、产业基地现场等显著位置,创新设置吐槽墙回音壁,鼓励动员群众通过匿名书写形式,积极反馈诉求建议。安排专人收集吐槽墙反映问题,及时明确责任人、解决时限和具体措施,并通过回音壁反馈办理情况,真正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应。今年以来,通过双墙联动收集村民各类诉求17件,解决率达94%

三、提颜值、塑气质,三个抓手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一是推行人居环境全民参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人每月缴纳2元环境治理费用,通过个人申请、村民大会选举12名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道路清扫、设施维护工作。由村民代表每月评估环境治理情况,实行保洁员月度考评、绩效轮换管理机制,每月按300-500元标准发放工资。实施以来,累计缴纳环境治理费42.6万元,群众参与率达97%,实现人居环境人人参与、人人治理新格局。

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注重发挥乡贤政策熟、信息多、资源广优势,争取项目建设资金800余万元、企业捐资50余万元,精准投放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8公里沥青路面铺设、3千米排水沟整修、新增亮化太阳能路灯600盏,高标准新建四好路”2.2公里,惠及群众400余户,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切实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质

三是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紧扣村庄产业发展规划,整合集体经济、和美乡村、有效衔接等各类资金500余万元,先后发展粮桑、柑橘特色产业基地3400亩,建成规模化养殖蚕棚5个,成功引进培育粉条深加工企业、桑条加工企业、特色皮蛋生产企业各1户。截至目前,村内产业常态提供80余个务工岗位、累计发放群众劳务工资超500万元,着力绘就出一幅村庄美、村民富、产业兴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