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强制度,优化顶层设计。将畜牧产业列为全县重点支柱,率先出台《草原管理规则》《牦牛出栏奖励办法》等政策,明确“4+4+18+10+10”产业体系与“一核一极两区”空间布局,推动畜牧业从传统养殖向全链发展转型,夯实制度根基。
⑵促协同,推动科技生态融合。培育“石渠垂穗披碱草”,建设智慧牧场与繁育基地,联合科研机构攻关关键技术,培养专技人才355名。同步强化草原生态治理,实施草畜平衡与禁牧休牧,治理退化草原1327.84万亩,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2.9%,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
⑶延链条,提升综合效益。建成现代牦牛产业园与加工园区,培育企业5家、集体经济92家,推动国企帮扶与市场化运营。创新“种草+青贮+粪污还田”循环模式,延伸牦牛产品加工链,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预计2025年畜牧业产值达7.9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有力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当前位置: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