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制定特色化服务清单。聚焦产业链需求,编制差异化服务指南,围绕蔬菜高粱产业梳理45项服务,将大头菜与高粱轮作技术指导等9项特色服务纳入清单,推动轮作面积扩大至1.3万亩,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围绕土豆、花生等农产品梳理形成61项涉企服务事项,发挥网红经济特色优势,嵌入农副产品直播带货等13项特色服务事项。
⑵提升全周期服务效能。推行“1+N”帮代办模式,选派专职服务专员驻守驿站,建立“接件-流转-督办-反馈”闭环流程,通过并联审批将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召开专题协调会4次,推动建成5公里产业路、5000立方米冷库,解决企业物流成本高问题,企业诉求响应率均达100%。
⑶深化多元化服务内涵。推行“政务服务+产业赋能”融合服务,进一步丰富“政务服务+”体系应用场景。联合科研院所研发新工艺,助力企业产值提升25%,与四川大学共建实验室培育新品种,实现亩产提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