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联播
2020年度南充市农业农村十大亮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1-01-26 14:41 信息来源:南充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1

2020年,是“三农”历史上极不平凡、极其特殊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充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主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强力推动“农业多贡献”如期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猪发展、柑橘发展项目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分获“感动南充·十大重大产业项目、十大重大民生项目”。

亮点之一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全省推广

始终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支撑。推广“五方联动”建园模式,新建现代农业园区22个,总量达78个,其中省星级园区3个、省级培育园区6个。率先在全省实现省级园域全覆盖,项目获得省财政专项资金1.8亿元,融入社会资本45亿元。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86万亩,产值306亿元,带动120万农民入园发展,入园农民人均收入19857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加快“1+8”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成功创建蓬安县油房沟社区、阆中市五龙村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创建高坪区中法农业科技园等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4个,蓬安县周子古镇入围全国第二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成功承办全省现代农业园区现场会,南充6个县(市、区)、10个园区点位万全准备、万无一失、完美呈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南充经验、南充模式、南充样本得到省委彭清华书记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累计来南考察的市(州)、县(市、区)党政和企业代表团达200余个。全省现代农业园区现场会获评“感动南充·十大新闻活动”。

亮点之二 农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一方阵”

2020年,全市农业生产克服新冠疫情冲击、洪涝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快速恢复,优势特色产业稳定增长,南充农产品质效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好于预期。实施“春风行动”助力农民工返岗复工,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在家农民就近务工就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激活农民资产资源,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力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63.9亿元,增长6.8%,增速创历年新高、居全省第1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5元,增长9.3%,增速居全省第3位。

亮点之三  粮食“五连增”生猪“超目标”稳住农业“基本盘”

始终把粮食生猪作为“农业多贡献”的关键。在粮食生产方面,主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协调打通农资运输通道,抢时抓好春耕生产,强力推进撂荒地治理,支持旱地空行利用、幼果林套种,发展粮经复合、粮畜循环和稻渔综合,推广“稻香杯”获奖品种和轻简栽培技术,千方百计扩面增种、丰产丰收。全市粮食总播面842.7万亩、居全省第一,总产量达到311.64万吨、增加3.86万吨、实现“五年连增”。在生猪发展方面,采取最有力的支持政策、最严厉的督查检查、最密集的通报调度,强力推动生猪恢复发展。共争取中省生猪项目资金9479.25万元,市、县两级分别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2.58亿元,统筹支持生猪养殖场圈建设、仔猪调运、疫情防控等恢复生产。全年引育龙头企业11家,带动新(改、扩)建规模猪场566个,新增产能150余万头,全市规模猪场总量达到1792个。全年出栏生猪521.7万头、完成目标任务10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25.5%。全市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回落,稳价保供成效明显。7月,我市代表全省接受农业农村部专项督查,其经验做法得到了于康震副部长高度评价。

亮点之四 “5+5”主导特色产业竞相发展

始终把“5+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擦亮农业大市金字招牌的主抓手。持续建设“中国晚熟柑橘之乡”,高标准新建晚熟柑橘基地10.5万亩,兑现市级奖补资金4000万元,成功注册“果城果橙”系列商标。建成鲜食蔬菜保障供给基地10万亩、特色蔬菜外销基地10万亩、美味川菜原料基地4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31.7万亩,本地鲜食蔬菜市场综合供给率达59.6%。完成25万亩木本油料基地核查工作,全面加强基地管护提升。以尚好桑茶、营山黑山羊、道地中药材、升水尚渔为代表的蚕桑、牛羊、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年产值近60亿元。组团参加农交会、绿博会等大型展会,组织社区团购12次、主播带货23次,积极拓展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全面推广“南充产”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亮点之五  嘉陵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长江“只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强力推进嘉陵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工作。全市建档立卡1367艘渔船、2106名渔民于2020年9月底全部退捕上岸,做到了“证注销、网销毁、船拆解”。共落实长江流域禁捕资金19715.32万元,所有退捕补偿款全部兑现,2083名应保退捕渔民全部参保,1712名有劳动力和就业愿望的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打好司法“组合拳”,发布禁渔通告,举办禁渔启动仪式,常态化保持非法捕捞和非法销售渔获物高压震慑态势。全市共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619艘、违规网具1523张、禁用工具160套,组织开展集中公开拆解销毁活动50场次。共查获野生水产品2500公斤,侦破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3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09人,起诉127件192人,全力保护嘉陵江渔业资源。

亮点之六  产业扶贫助力全面同步小康

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当作天大的事、使天大的力、尽天大的责。制定出台脱贫奔康产业园管护考核办法,集中开展了2019年度奔康园管护考核,对全市1431个奔康园逐村形成园区信息表,逐县建立园区管护账,逐园落实管护主体、管护措施及要素保障,组织开展多轮产业扶贫暗访督导,及时反馈问题并跟踪整改落实。选派组建了1431名驻村农技员、122个专家服务团、250个巡回指导小组常年服务在田间地头,指导各地管好扶贫产业、做强增收支撑。全市奔康园管护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奔康园管护水平较好以上的达1352个、占比94.5%,全年奔康园农民务工工资和产业分红收入达9154.3万元。市农业农村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亮点之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硬仗。强力推进“五大行动”,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惠及500万以上广大农民群众,新(改)三格化粪池式、沼气池式、圈池改造式、厕污共治式厕所20万户以上、农村公厕1498座;建成场镇垃圾压缩式转运站131个、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设施18415个,配备保洁车辆6396台、保洁人员22456人;建成20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施401个“千村示范工程”;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打响春节、夏季、秋冬季村庄清洁战役;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项目,改造升级895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完成整改中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集中暗查反馈问题47个,做实化肥农药减量、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72%、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有效处(治)理的村分别达58.8%和95.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3%。全市农村脏、臭、露、污、杂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村变得干净、整洁、有序。我局获省政府“全省环保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农村“厕所革命”获评“感动南充2019·十大新闻事件”,西充县获评首批“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阆中市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亮点之八 农业农村改革蹄疾步稳

始终扭住“人、地、钱”三篇文章,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全力培育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生力军,多措发展农业企业1942家、农民合作社9245个、家庭农场10931家,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2万家以上。出台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登记注册等政策措施,探索推广“两统两返”“劳务承包”“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生产经营模式,全市土地规模流转率达33%。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确认,实现赋码登记行政村1600个,高坪、阆中、南部、仪陇全面完成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争取到105个村、8400万元推进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数量和资金均居全省第一。不断探索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办法,完成西充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仪陇县获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400亩收益1.2亿元。

亮点之九 “南充产”农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坚定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入驻国省追溯平台主体企业947家、超目标任务169%,试行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主体13857家、超目标任务20%,总量居全省第一。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利剑”行动,加密例行监测频次,全年发现农产品安全问题306个,依法立案查处134起,销毁问题农资及农产品8.63吨,行政处罚89.25万元,年度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9.1%。持续强化“好充食”品牌推广营销,新入驻“好充食”企业58家、总量达209家,开展“好充食”直播带货15场,线上线下实现销售额达1200万元以上;全市“三品一标”总量达到434个、超省下达目标30%以上。

亮点之十 农业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再上台阶

始终坚持项目总抓手、投资主驱动、开放“牛鼻子”,强力实施“项目年、产业年、开放年”行动。加快现代农业招商,全市签约农业项目18个、总投资143.1亿元,签约项目完成年度任务的300%;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7个,蓝城桃李春风项目投资达50亿元,新希望六合阆中生猪养殖加工项目投资达35亿元。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全年争取到位中省财政资金20.02亿元,其中高标准农田(含水毁灾后重建项目)建设项目资金达6.55亿元。全年实施重大农业项目79个,共完成投资132.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8.8万亩,新建主导特色产业基地30.63万亩,整村改造126个村、49409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市农业农村基础条件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