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袁宇君
近日,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公布该实验室2025-2027年重点任务清单,期间拟搜集种质资源1000份,完成2000份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挖掘优异基因(QTL)15个,创制优异新种质30份,在部、省主导品种培育上取得新突破。
据悉,该实验室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创建,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制约四川粮油作物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围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重要性状遗传解析、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重大品种培育与应用等方向开展攻关研究。
去年8月以来,该实验室审定新品种83个。水稻品种“冈优22”入选2024年全国十大杂交水稻品种,“川优6203”“川麦104”入选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5个品种入列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四川省发布的30个粮油作物主导品种中,该实验室选育品种占比53%。
值得一提的是,该实验室开发全球首款“偏凸山羊草-小麦”10K高通育种芯片,加速外缘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成功研发四川首款水稻5K液相芯片“天府稻芯一号”,可一次检测50多个重要功能基因位点;在良种良法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该实验室品种“川麦104”“成单716”分别创西南冬麦区大田、盆周低海拔玉米高产纪录。该实验室5个团队获全省粮油超高产攻关先进团队。
未来五年,该实验室拟发掘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资源高效等优异基因;创制一批聚合多个优良性状的新种质并培育突破性品种;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完善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设计育种等技术体系;打造“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骨干-技术专家”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