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内江市资中县种粮大户廖伟家的水稻正式开镰。开镰前,他花了3天时间检修自家的烘干机。同样地,8月20日前后,眉山市东坡区种粮大户李相德,也把技术人员请到家里检修烘干机。
种粮大户不约而同地关注烘干机,与今年的天气有关。自8月中旬以来,全省大部分秋粮产区几乎天天有雨。气象资料显示,这样的天气或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华西秋雨首次提前“赴约”。
提前到来
●正常年景,华西秋雨开始时间在9月初。不过,今年的华西秋雨已提前到来,根据气象预报,自8月中旬开始的阴雨天气,在9月或将持续
有利有弊
●好处是能为蓄留再生稻和晚秋粮作物(红薯、大豆等)生长提供充足的雨水,坏处是考验产粮区的烘干能力
已有应对
●近5年来,四川不断鼓励有能力的种粮主体购置烘干设备,目前全省共有谷物(粮食)干燥机5073台,足以通过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满足全省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烘干需求
今年的华西秋雨提前到来,有利还是有弊?
“2022年田里干得冒烟,2023年秋收时雨水少,去年8、9月高温持续了几十天。”8月23日,检修完农机具,德阳市中江县种粮大户王孟华回忆过去3年秋收时的天气。他说,和不少同行一样,这3年他家的烘干机处于“吃灰”状态。
2022年,四川夏秋季节遭遇极端高温干旱,8月、9月几乎无雨。2023年,全省整体偏干旱。2024年,全省大部分地区在8月至9月间遭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直至9月底才迎来降雨。
正常年景,华西秋雨开始时间在9月初。不过,今年的华西秋雨已提前到来,根据气象预报,自8月中旬开始的阴雨天气,在9月或将持续。
“这段时间确实雨水勤,与收获期高度重合,这有利也有弊。”省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好处是能为蓄留再生稻和晚秋粮作物(红薯、大豆等)生长提供充足的雨水,坏处是考验产粮区的烘干能力。目前四川已进入秋粮收割高峰时段。其中,全省春玉米收获已近尾声,水稻收割面积已达四成。从已收获区域测产情况看,今年全省秋粮呈现稳定增产趋势。
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只剩最后一个问题:如何烘干?当前粮价走势,让这个问号更加醒目。受当前农产品价格整体走低等影响,今年四川新收获的稻谷、玉米价格普遍偏低。“说实话,我们想多存一段时间,看看会不会涨价。”不少种粮农户表示。
5000余台烘干设备+347个产后服务中心,能否烘干秋粮?
“这个大块头,一天能处理20吨粮食。”调试了刚刚检修完毕的烘干设备,李相德说,有了这个“撒手锏”,自己可以更轻松地应对当前粮价波动。
从李相德的话可以看出,农户能不能等到粮价回升,一看市场走势,二看烘干设备。前者取决于市场,后者取决于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四川不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调整补贴比例,不断鼓励有能力的种粮主体购置烘干设备,如明确对区域内严重不足、生产急需的移动式烘干机,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至40%。真金白银奖补下,过去5年全省新增烘干设备1000余台,主要用户以种粮大户、种粮专合社为主。目前,全省共有谷物(粮食)干燥机5073台,足以通过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满足全省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烘干需求。
“补贴力度这么大,我肯定要买了。”德阳广汉市种粮大户廖成勇说,过去5年,根据土地流转面积和本地农户需求的变化,他先后采购了两台烘干机。眼下当地还没开镰,但已接到不少周边农户的烘干订单。
除了产粮一线的烘干设备,相对集中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也能助阵。省粮食和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纳入系统统计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347个,拥有大型清理、烘干设备1500余台。为备战今年秋收,省粮食和储备局要求各地根据天气变化,主动公布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和项目,以帮助农民减损增收。
虽严阵以待,但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还是提醒,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秋收和售粮计划,“特别是偏远地区,产后服务可能跟不上,更需注意。”(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