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欣荣村的数智水稻示范基地里,种粮大户罗凯正有条不紊地操作插秧机进行大田插秧。今年,他的3000亩水稻全部采用机械化插秧方式,一小时就能完成四五亩地的插秧作业。“预计本周内,就能完成基地的全部插秧任务。”罗凯说。
立夏已过,当前四川粮食生产如火如荼。农情调度显示,截至5月7日,我省大春作物已播栽3983万亩,进度过半。
据悉,目前四川水稻育播2735.8万亩,占全年育秧计划的98%,已栽插1125万亩、进度已过四成,泸州、宜宾、广安等8个市进度过半。
另外,全省春玉米、春大豆分别播栽2048.7万亩、182万亩,基本完成播栽任务;夏玉米已播栽89.6万亩,占计划的12%;高粱已播栽94.9万亩,接近尾声。
按照今年四川粮食生产“任务表”,全省粮食播面要达到9600万亩以上。其中,大春播面要确保达到7900万亩以上。
开春以来,全省各地提前落实大春播面,分作物细化落实生产任务。积极发展间套种植,发动农民群众适期育秧育苗、抢墒栽插下种。
今年,为进一步激发种粮积极性,四川在继续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基础上,将丘陵山区种粮大户补贴标准从每亩150元提高到200元,并推动水稻、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同时,实施产粮(油)大县奖补和粮食生产先进县激励等政策,调动市县各级抓粮积极性。
而在服务保障方面,各地大力开展“助春耕、促春管”。组织全省3.3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调运农机、培训机手,开展小春田管、大春代耕代种等服务。
春耕时节也是小春作物产量形成关键期。当前四川小麦、冬油菜已开始收获。今年各地小麦、油菜主产区通过加强肥水运筹和病虫防控,适期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集中作业、油菜“一促四防”等关键措施,为全年丰收筑牢基础。(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