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连续4年增速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四川脱贫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59元
发布时间: 2025-10-24 18:08 信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点击数:1

脱贫地区成绩亮眼

“十四五”时期,四川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909元增长至2023年的18359元,连续4年增速“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对所有监测对象精准落实帮扶举措,同时动态将困难人口纳入低保范围

出台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助力脱贫地区建成星级现代农业园区93个,基本实现“每县1个园区”

扎实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通过精准推送岗位、以工代赈、帮扶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渠道稳岗拓岗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即将结束之际,四川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10月23日,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蒋刚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四川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909元增长至2023年的18359元,连续4年增速“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的同时,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过渡期以来,四川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核心任务,构建起“监测预警—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的闭环体系。通过县、乡、村三级监测网格,实现对农村人口的全覆盖动态监测,确保返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在帮扶措施上,四川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对所有监测对象精准落实帮扶举措,同时动态将困难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为确保风险稳定消除,四川从严执行“五步销号”程序,对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平均落实5项以上帮扶措施,切实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

围绕激发脱贫地区发展活力与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四川从产业、就业、区域发展三方面发力,推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脱贫地区加快发展。

产业造血方面,四川出台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助力脱贫地区建成星级现代农业园区93个,基本实现“每县1个园区”;培育形成价值近2000亿元的农业品牌体系,通过“园区+龙头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每县培育2—3个主导产业。同时,完善乡村物流体系,依托“天府乡村”消费帮扶平台,累计实现销售额981亿元,让脱贫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卖得好”。

就业帮扶方面,四川扎实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通过精准推送岗位、以工代赈、帮扶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渠道稳岗拓岗。数据显示,今年四川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已达250.5万人,就业稳则收入稳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

下一步,四川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实举措激发脱贫地区发展潜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