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我省着力推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有效实施
发布时间: 2025-08-15 10:14 信息来源:乡村建设促进处 点击数:1

近年来,我省按照属地为主、校地共建、重心下沉、突出特色、稳妥推进的工作原则,深入实施“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充分挖掘发挥省内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引导高等学校深入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全力引导校地精准对接,工作不断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先后促成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18所高校与资中县、荣县、平武县等23个县(市、区)建立结对关系,对370个行政村实施服务。

一是强化统筹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行动实施方案,联合教育厅印发《关于积极参与“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的通知》,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重点部署。在雅安市名山区召开全省现场推进会,邀请农业农村部、高校联盟领导到会指导,组织结对县校深入沟通交流,进一步汇聚高校专业优势支持我省乡村建设。2024年5月,在全国七省区“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视频座谈会上,农业农村厅、广元市昭化区以及结对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分别作经验交流发言。

二是促进结对合作。充分发挥校地衔接功能,主动收集各地合作需求,积极联系对接省内外高校,为校地精准结对搭建桥梁、打通渠道。建立省市县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对校地合作事项进行清单式管理,定期跟踪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在政策、资金争取等方面跟进做好业务指导,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合作项目尽快落地。结对工作开展以来,共签订合作项目166个,投入资金3.5亿元;建成实践基地61个,包装乡村建设咨询服务项目81个,服务金额2482万元;开展驻村服务933人次,服务时长5156天;培训基层干部以及乡村工匠、乡村规划师、现代农民等复合型技术人才1.1万人次。

三是提升帮扶质效。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振兴、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指导校地科学研究制定可操作、能落地共建方案,确保合作事项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西南科技大学结对布拖县依子村,实施“党建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帮扶、志智双扶”四大工程,累计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2024年村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成都理工大学在广元市昭化区天雄村设立“周末工程师”工作站,实现高校智力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四是强化要素支撑。指导各地建立“政府主导、高校支撑、乡村参与”协同机制,夯实合作基础,形成工作合力。鼓励各地充分利用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资金,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签约高校开展规划建设服务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载体,为签约高校开展助农服务、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将结对高校专家、团队纳入“乡村振兴智库”,支持农业生产主体聘请高校专家担任科技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