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基层工作者服务“三农”能力,近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承办的全省基层工作者赋能第四期培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聚焦“创新农业技术、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三大主题,旨在为基层工作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助力乡村振兴。
一、创新水稻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培训班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陈勇副教授,从四川农业机械化概况、水稻机插秧栽培的技术、机插秧发展案例三个方面深入讲解了水稻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享了广安区和大邑县以机插栽培技术为突破口,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聚力打造龙眼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富民产业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李小孟,从怎么选择产业和怎么发展产业两个大方面介绍了泸州市立足资源禀赋,将大力发展龙眼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全力推进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建设。并以泸县潮河镇为例,详细介绍当地通过培育优质品种、打造特色品牌、开展试点示范、强化技术支撑、培育经营主体、拓展销售渠道等发展龙眼特色产业的做法,成功将龙眼打造成了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
三、盘活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培训邀请了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党支部书记吴光成,分享了本村面对集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通过“三个一”规范管理、“三主体”协同发力、“三配套”夯实保障等举措,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授课,又有案例分享,还有经验交流,针对性强,为基层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基层工作者服务“三农”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省委社会工作部刊发的《社会工作要情专报》(赋能培训专刊)对本期培训评价结果显示,好评率和满意率均在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