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业交流合作
一本相册——我与埃塞俄比亚农业职教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7-22 14:58 信息来源:厅交流合作处、援外办 点击数:1

 提要:值中国援埃塞职教项目20周年之际,为总结和展示该项目工作成果,讲好对非“真实亲诚”合作故事,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发起以“庆援埃塞农业职教项目实施20周年——我与埃塞俄比亚农业职教的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我省援埃塞职教项目专家踊跃投稿,展现了他们干事创业的感人故事。其中,专家何昌永作品《一本相册》荣获征文二等奖,何昌永为自贡市沿滩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现予以转发,供学习参考。

一本相册

何昌永

儿子珍藏着一本相册,说那是父亲援非多年来送给他最珍贵的礼物。而对于我来说,那本相册里所记录的一切,早已成为了自己心中一种铭心的自豪、一段难忘的经历和一份真挚的感情。 

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我有幸作为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技术援助项目的教师,在埃塞ALAGE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植物系任教。在那片占地500多平方公里的校园里,我与埃方教师的工作交流和与学生们的教学互动赢得了高度认可,与学院领导、教职员工和当地百姓的友好交往获得了深厚友谊和感情,并通过业余时间走访游览,领略了东非大裂谷保佑的这片土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风貌。

相册里共有200张照片,记录了我和同事们在埃塞诸多难忘的瞬间。我深深记得,很多时候我都是从心里带着感激拍下这些难以磨灭的影像,如今翻开再看,我的心和当时的镜头一样,充满感动。

相册里,有时任ALAGE学院院长OUMER先生、教学副院长BERHANU先生给我儿子的亲笔书信,有学院许多教职员工的涂鸦,有时任中国驻埃塞使馆文化参赞郑国进、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处长蔡春河等领导的签名……凝聚着无数弥足珍贵的友情和关爱。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回顾这些温情瞬间。

铭心的自豪

记得通过面试后,参加过多次援埃塞职教项目的方正老师对我说:“祝贺,你第一次参加面试就通过了,非常不容易!”埃方对职教工作期望很高,对职教老师的业务能力和语言水平要求也比较严,工作要得到他们的认可是很难的。这点我在参加由埃塞农业部官员主持的面试中、以及到达ALAGE学院后的工作中都深有体会。

由于在“中国—尼日利亚第一期南南合作”工作3年中打下了较好的英语基础,我在和学院教学副院长BERHANU先生、植物系主任TAMARU先生交流后,很快就确定了教学内容,编写好了教材,走进植物系一年级学生的理论课堂。但上课两三天之后,我发现,学生们在课后表现出迷茫,回答问题也答非所问。我立即找到系主任TAMARU先生,与我共同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原来,学生们普遍英语不是很好,加上我和他们完全不一样的发音,他们就很难听懂我讲的内容,但碍于我认真卖力的教学又不好直接告诉我真相。

出现这种情况,我在深感压力的同时,想起了方正老师的话,也对自己调研不够、准备不足进行了反省。我向系主任TAMARU先生提出了暂时停止理论教学、给我几天时间进行反思和重新备课的请求后,特意请教了驻该学院中国职教教师组小组长金星。金组长告诉我:学院的埃方教师普遍学历高、理论功底厚,我们在这方面没有优势,加上语言制约,要想在理论教学上打开工作局面是非常困难的;中国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实践动手能力远比埃方教师强,要从这方面动脑筋。

之后几天,我一方面抓紧修改教材和课案,另一方面悄悄地去观察埃方教师如何上课。我发现,埃方教师理论课堂上多用的是当地语言阿姆哈拉语,上实习课时虽然把学生们带到了田间地头,但几乎都是让学生们围坐一团,拿着讲稿讲理论。通过调查和思考,在金星组长的帮助下,我作出了以实习课为主为先、理论课为辅为后的教学课案,提交给教学副院长和植物系主任审核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没想到课案立即得到了他们的赞同,并对我的认真态度给予了认可。

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植物营养”。根据调研到的埃方教师和学生普遍对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制作农家肥感兴趣但不会操作的情况,我从认识和搜集肥源、制作堆肥和沤肥等入手,先带学生到田间地头操作,再回到课堂进行理论深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近2个月时间里,我带着学生们在地里搜集和认识秸秆,在畜禽厂里观察和采集畜禽粪便;每当找到一种农家肥源,都会让学生们自己用手去感知、用眼睛去观察、用鼻子去闻味;具体制作时,我先动手示范,然后分配任务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请随行的埃方教师考核;回到课堂,因为有了实践基础,理论引导已经不再晦涩,语言交流也不再是障碍。学生们对这种教学方式由最初因劳累有抵触情绪,到后来完全接受并充满兴趣;埃方领导、教师也对教学的效果观察在眼中、认可在心里、赞扬在嘴上,系主任TAMARU先生只要有空都参加我的实践课程并亲自负责对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表现考核。

经学院方请求,我志愿承担了一个为期一个半月的技术培训班“植物营养诊断”课程的教学任务,学员是来自埃塞各地农业部门的100多名技术人员。结合之前的教训和经验,我仍然准备了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课案,教学方式仍然是先到田间地头感知和实践、再回到课堂进行理论讲解。有一次在培训班课间休息后,我从教室外回到讲台前,发现黑板下面卡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用英语歪歪扭扭地写着:“老虎先生,我们爱你!我们都感到惊奇,因为您不仅满怀兴致地教我们埃塞人,还真正有能力教我们,所以谢谢您!”(为了方便让学院师生们记住我的名字,我用了在尼日利亚时就取的英文名TIGE,被非洲朋友们亲切地称之为“Tiger”了)当我拿起小纸条在学员们面前大声念出来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眶。

我们那期在ALAGE学院的中国教师共有5位,除我之外,金星老师在植物系从事作物栽培教学,徐义军老师在资源系从事农业劳动保护教学,刘焕奇老师和胡佐斌老师在兽医系从事疾病诊断和临床手术等教学。在组长金星老师提议下,金星老师、徐义军老师和我向院方提出了1个作物栽培综合示范教学方案,由学院提供1块示范地,3位中国教师带领学生们在示范地进行作物栽培、示范地整理和施肥、田间劳动保护等实践操作。教学方案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埃方老师的赞同和支持,落实了3亩多示范地,中国教师带领学生们在示范地里种植了玉米、粟、蔬菜等作物。通过综合示范教学,学生们学习掌握了许多田间操作技能,收获了丰硕的劳动成果,学院领导和师生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

OUMER院长说:“这支中国教师队伍是我见过最好的教师队伍,不仅充满热情、努力尽责,而且智慧务实、工作富有成效。”他在给我儿子的信中写到:“你父亲不仅以他快乐和富有吸引力的人品与我成为了好朋友,还以他渊博的知识充实了埃塞农业职教,你和你家里的所有人都应该为他的奉献、付出和成绩感到骄傲。”

BERHANU副院长在给我儿子的信中说:“我想告诉你,你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博爱、公正,真心实意地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着想,我们也都爱他,为他全身心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那些需要他技能的人而爱他。”

在我结束援教任务回国之前,ALAGE学院即将迎来她的30周年校庆。校庆组织委员会特意邀请我参与了校庆专刊编辑的有关工作,并把我们这期中国教师的工作成效都编入专刊。

埃方对我们这期在ALAGE学院援教的五位中国教师的工作考核结果都是“优”。我们在任时,学院所有重大活动都邀请了这期中国援教教师参加,我们和埃方教职员工一起吃着美味的INJERA(英吉拉)、喝着沁香的咖啡、跳着刚劲的阿姆哈拉舞……

难忘的经历

占地500多平方公里的ALAGE学院位于埃塞首都以南230多公里,地处东非大裂谷中部SHALA和ABIJATA国家公园的中心位置,有着湖泊、瀑布、丛林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野猪、羚羊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鸟类尤多,据说集中在该区域的鸟类品种达600之多。教学之余,我走访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SHALA和ABIJATA国家公园的大部分区域,还利用“寒假”游览了埃塞西南地区的两个原始部落地区,领略了埃塞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文。

埃塞被誉为“千湖之国”,足见其湖泊之多,水资源之丰富。SHALA和ABIJATA是两个盐水湖的名字,ABIJATA湖是埃塞最大的盐水湖,SHALA湖是埃塞最深的盐水湖(最深处达230多米)。徜徉湖畔,举目湖光山色,聆听鸟鸣鹤翔,令人心旷神怡。

东非大裂谷的地形地貌奇特而丰富,寂静的山川、稀树的平原、红色的土地……无不映衬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埃塞的自然植被丰富,树种繁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金合欢。金合欢是埃塞分布最普遍的树种之一,主要集中在大裂谷区域和红土丘陵区域,品种多达600余种,英文名字ACACIA,原意“阿拉伯胶树”,时而巨伞蔽日,时而摇曳散枝,时而直杆问天,给人数不尽的遐思。

SHALA和ABIJATA国家公园区域的鸟类资源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更惊奇的是,这多达600多种的精灵们在带给人类欢乐的同时,也尽享着人类对她们的呵护,人鸟共同维护着这片区域的宁静与和谐。

只要去埃塞人家里做客,主人一定会让你喝3杯咖啡,这不仅是因为咖啡原产于埃塞,更是因为对埃塞人来说咖啡早已是融入骨血的情节和快乐生活的溶剂。在埃塞也一定要吃英吉拉,这种用高原苔芙做成的发酵薄饼,不仅营养美味,更寄托着埃塞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情怀。

埃塞的西南部山区还保存着几个完整的原始部落。在ALAGE学院埃塞方同事的帮助下,我有幸游览了其中最为知名的HUNMMER族和MURSI族的定居区域,虽然由于交通条件日益改善,部落习俗受到现代文明的不断侵袭而逐渐淡化,但仍不失为埃塞甚至世界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

这就是埃塞俄比亚,一个位于非洲东部、拥有110万平方公里土地、7000万人口、84个民族的热带高原国家。这里因为发现了最远古的人类头盖骨,被称为人类的发源地;这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被称为非洲屋脊;这里有纵贯国家南北的东非大裂谷、数不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这里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孕育了3000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咖啡的原产地和文化发源地;这里从未被殖民过,意大利人占据了5年,埃塞人民反抗了5年,是非洲最骄傲的民族……如果你曾经驻足在这片土地,就一定会流连忘返、终生难忘。

真挚的感情

埃塞人民的真切、朴实和热情让我一生都难以忘怀,你用心去爱和帮助他们,他们就会把你当亲人一般对待。在ALAGE学院近10个月的时间里,我利用一切机会与学院领导、教职员工和周边百姓沟通交流,向他们表达中国人民对埃塞人民的友好情谊,对他们讲中国故事,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情感。

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我再没有参加援埃塞农业职教项目,但时任ALAGE学院院长OUMER先生至今与我还有邮件联系。2011年6月,OUMER先生和埃塞农业部官员来我国面试选拔当期援埃塞职教教师时,事先通过邮件告知我,他要来我的故乡四川,期待与我在中国相聚。在四川省农业厅面试教师的会议室里,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犹如一年前他送别我时那样。夜深了,结束一天满满的面试,OUMER先生和我在府南河畔的大排档饮酒叙谈,回味着我们在ALAGE时的点点滴滴。听到OUMER先生说起那些我熟悉的名字还在念叨着我时,我心里暖烘烘的,谁能想到我们之间的友谊历久弥新,能从埃塞一直流到中国,绵延不断。

当时我们住在学院高级教师宿舍区,学院四个院系、行政大部分领导和骨干教师都居住在此。课余之时,中国教师和埃方人员时常走动,亲如一家。2010年春节,OUMER先生请教学副院长BERHANU先生作陪,特意邀请我们几位中国教师去了他的家乡——三面环湖的美丽城市AWASSA欢度春节。

你在我们即将结束本期援教任务回国前,学院兽医系和植物系的20多位埃方教师自费组织了一场为中国教师践行的活动。在学院高级教师驻地附近那个林荫环绕、鸟儿欢鸣的酒吧里,埃中友谊畅响在数小时的吟唱和舞蹈中。

教学副院长BERHANU先生曾经打趣我说:“老虎先生,您是我们ALAGE的名人了,大人小孩都知道您。”是啊,多年过去了,我都难以忘怀那些平常的百姓们以各种方式留给我的美好情谊:每当煮了咖啡都会来敲门看我们在不在的驻地清洁员BERLAGE女士;时不时就会给我送来一杯酸酸的却是暖暖的土饮料、还亲手喂我英吉拉的院长家女佣INIDA女士;那位因为我在她病倒时脱下外衣披在她身上,而在我手上吐唾沫、让我体会了最高的尊重风俗的老太太;还有叫我“中国爸爸”的可爱的伊丽莎白……

时光飞逝,现在距我参加职教项目已过去10年,每每想起在埃塞援教工作时的点点滴滴,我都激动不已。作为一名工作在我国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是党和国家的培养让我学到了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技能。能亲身参与和经历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具体实施,我深感幸运,也倍感自豪。现在,我又得益于“援莫桑比克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来到了非洲这片土地,作为农作物专家兼专家组组长,我将继续秉承在埃塞援教工作时的热爱、进取、务实和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援非农业事业作出新的贡献。